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36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答案】政治与经济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两者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二者的关系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对社会政治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经济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指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指特定的生产关系及其实现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生产力是社会建立和运行的物质和文明的基础,而与特定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社会建构起政治等上层建筑。在社会结构的这三层因素中,生产力是根本性的因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状态、构成方式和实现形式。而生产关系的性质、状态、构成方式和实现形式决定着社会政治的特性、取向和运行方式。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形成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并且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这种前提性和决定性卞要体现在:

①生产力的特性和发展水平规定着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②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与社会政治活动和组织的规则和运行方式; ③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的发展。

(2)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或者以政治权力和相关规则保护着特定的经济基础,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以政治权力的力量改变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由于自身的改变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关系乃至生产力的发展。

2.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答案】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含有被动的不受控制的意味。人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利于自己的自由,表现为主动追求的自由。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做……的自由”。

(1)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是一种自由的状态,相对于不自由而言。无论是积极自由还是消极自由,首先都是与自由有

关的,个人在自己的行为状态中不受强力的肆意控制。

②都需要秩序的保障。无秩序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2)二者的区别是:

①目的不同。消极自由的目的仅仅是免于控制和压迫。而积极自由在此基础上还期望有所作为。在这一意义上,积极自由的程度更高一些。

②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消极自由下,个人完全可以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不去争取什么。积极自由下,个人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有所作为。

③作用不同。消极自由仅使人免受强制,对个人能力的提高并无多大的作用。积极自由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能力的提高,对个人和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宗教长期存在的原因。

【答案】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宗教的长期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还不可能完全消除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还不能彻底摆脱自然界异己力量的影响。

(2)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尚没有完全消失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全部理想地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和一些消极的政治现象,造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平等,于是他们会借助于宗教获得精神的安慰。

(3)宗教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

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内化于人类日常生活之中,也成为人类精神意识的一部分,因而它必定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和延续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4)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宗教不可能在某个国家中单独消亡。

4. 如何理解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府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

一。这主要体现在:

(1)国家代表机关是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由代表机关民主选举产生,一切国家机关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机关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受人民委托,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3)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上下级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和高效运转。

5. 国家元首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答案】“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的区别与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共和国,贯彻议行合一原则,即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合二为一,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法机关。“议行合一”原则在苏联和当今中国有了新的发展形式,但本质上不变。作为执行法律的机关一一国务院系统和地方政府系统的很多成员,同时又是人民代表。因此,作为人民代表的政府官员既立法,又执法。再者,执法机关由立法机关

产生,并对立法机关负责因而,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以“议行合一”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

(2)三权分立:孟德斯鸡的分权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一直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家机构所公认的原则。首先采用这一原则的是美国,美国宪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相互制衡原则。分权学说的实质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在分权学说中,资产阶级掌握的立法机构的地位高于一切。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完全为资产阶级掌握。因此,三权制衡也只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之间的制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法中都贯彻了分权学说,只小过在制衡的具体形式上有所小同。

(3)“三权分立”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是阶级分权,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议行合一”是巴黎公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政权的普遍原则,其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议行合一”原则是对“三权分立”体制及原则的历史否定。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①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力,没有与这个机关平行或是可以相互牵制的机关。

②行政、司法和武装部队等都受人民主权机关的领导,对它负责。这就使得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构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真正体现了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构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这一共和制度的根本精神和选任制的特别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优越性的基本体现,这是“三权分立”所无法比拟的。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既有本质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对“议行合一”不能机械的理解。在肯定真正人民主权的前提下,也需要各个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有必要的制约,相互监督。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有哪些明显特征?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中的那种相互倾轧、相互拆台的政治竞争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建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各民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