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33政治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我国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政治社团、政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治社团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种:
(1)各政治社团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方面以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重,一方面又代表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集团的群众利益,反映他们的呼声。这就使各政治社团得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合法的途径来反映自己的利益要求,并影响国家的立法和政策制定。
(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在我国,共青团书记一般都是同级党委的的征兵下委员,能列席各级政府、各级党委的重大会议。妇联、下会各级领导人也能参加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某些会议。通过这些会议,各政治社团在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的同时,一也积极反映本社团成员的呼声和要求,从而影响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定。
(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 的工作与活动。如共青团参加人民武装部作,妇联参加民政部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等。我国政治社团通过参加这些工作和活动也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4)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国政治社团有权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以使其切实执行有关本社团成员利益的政府法令。如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有监督行政机关切实执行有关职工利益的政府法令的权利和责任。据此,我国工会就可以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对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制度、工资分配、住房管理及市场物价等有关切身利益的政府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从而维护工人的具体利益。
(5)此外,我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还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报具体工作的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2.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现象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按一定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同时又把它看成是一种受各种物质条件制约的,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状况的相对独立的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从现象到现象,而是从决定政治现象的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和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从而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规律。
(2)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完全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利益服务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的彻底解放只有通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失去“自主活动”的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才能实现。
(3)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公开宣布废除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
(4)实践性
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科学考察历史和社会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它的实践性还体现在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与学说。
(5)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是从静态层面上研究各种政治现象,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透视和把握政治现象,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判断一切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内容必将在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指导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
3. 中国当代民主党派的构成和阶级性质简述。
【答案】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制度。
(1)中国一共有8个民主党派:
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②中国民主同盟(发展重点放在知识分子方面);
③中国民主建国会(发展重点放在工商界);
④中国民主促进会(发展重点放在知识分子力一面);
⑤中国农工民主党(发展重点放在知识分子方面)
⑥:中国致公党(发展重点放在华侨):
⑦九一学社(发展重点放在知识分子方面);
⑧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发展重点放在台湾回留大陆人士)。
(2)中国民主党派的阶级性质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是各不相同的:民主党派成立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社会主义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变成了各自所联系和代表
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4. 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
【答案】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及其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就内部因素而言,经济、文化与宗教传统等都是需要加以考量的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很早以前就指出的,人们的谋生方式(生产方式)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政府的形式,这是从静态方面说; 从动态方面来看,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工业体系的时候,它的文化与政治就需要相应的改变。因此,经济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化与宗教也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政治态度。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就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精神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历史与传统,包括各种风俗、惯例等等也都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现时的政治态度和表现。
(2)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外来政治文化因素的进入,也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或者说客位文化对主位文化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力一式,视本土文化或者说主位文化的不同性质而有所不同。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在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后提出,同样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文明的全面内聚力和结构上的稳定,从根本上阻止了它对西方威胁迅速作出反应”。而与此相反,日本人倾向于靠谋求具体目标的办法来作出反应。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称明治时代的日本领导人为“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准备采用任何看上去有用的技术、机构或思想意识”。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完全文化”的性质因为抵制变革而最终不免导致崩溃,并通过激进和剧烈的变革导致建立革命的完全文化; 而日本政治文化的“工具性质”使其通过政治文化的不断变化从而保持其与不断变化的政治结构的和谐。
在内外两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可能采取社会动员特别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随着社会动员的加速和教育的发展,政治共同体成员狭隘和从属的特点可能会受到侵蚀,而对整个政治体系,对输入、输出和作为参加者的自我更有认识力,感情和估价更为积极肯定的倾向可能会出现,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将由此得到发展。
5.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中央集权制。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由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个人不可能享有等同于西方领主的政治特权。在中国,实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一一政治力量是游离于土地关系之外,由国家行政机构统一掌握,地主个人无权直接运用政治权力压迫农民。只有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够实现对农民阶级的超经济强制,从而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我国的封建地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然要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总之,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
②在西方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逐渐形成,其经济基础也从领主制转向了地主制,土地可以买卖,地租采用了货币形式。但是,它不是西方封建社会的基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