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由两条途径进人反应生成器,其中一条是指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直接进人反应生成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反应。这种信息指( )。

A. 认知信息

B. 技能信息

C. 熟练的技能信息

D. 情感信息

【答案】C

2. 耶克斯和道德牛定律表明:对于高度复杂的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 )。

A. 适中偏低

B. 很低

C. 适中偏高

D. 很高

【答案】A

3.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

A. 严格规则

B. 系统规则

C. 标准规则

D. 系统程序

【答案】D

4.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

A. 成就水平的测验

B. 能力形成的测验

C. 结构的测验

D. 智力发展的测验

【答案】A

5. 尼斯比特在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的六种学习策略中,“监控”的功能是( )。

A. 将目前的任务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

B. 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C 对活动结果进行初步的评估

D. 重新计划或重新设置目标

【答案】B

6. 划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

B. 学习时是否记住了所学内容

C. 学习者是否利用原有经验井理解了所学内容

D. 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

【答案】D

7.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最常受到的是( )强化。

A. 定时间隔

B. 非定时非定比的间隔

C. 定比间隔

D. 不定时间隔

【答案】B

8.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建立的。

A. 观察学习

B. 社会学习

C. 直接学习

D 符号学习

【答案】A

9.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

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拎、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对于每种学习策略都要适当展开去记忆,2012年考试就有一道关于学习策略的简答题。

10.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 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 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 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 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答案】D

二、简答题

1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论基础是什么? 其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何? 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

①理论基础

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强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某种特定的刺激环境中,个体做出一个期望的反应,就伴随呈现一次强化。在心理学中,把这种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称为列联,把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称为列联安排。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就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在刺激控制过程中,强化可以采用社会强化、物质强化或活动强化。社会强化包括口头表扬、通报鼓励及友善的微笑等不同的形式; 物质强化包括各种可以消费的物品,如金钱、实物等; 活动强化指个体感兴趣的活动,如踢足球、看话剧、计算机编程等。强化可以采用不同的程序。可以采用持续强化,也可以采用间歇强化等程序。一般,在新行为开始建立之初,宜使用持续强化; 而当新行为模式比较巩固后,宜使用间歇强化。

②基本结构

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一般由定义目标行为、评价初始行为、制定列联计划、实施列联计划和评价列联计划等五个阶段组成。

a. 定义目标行为: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立期望建立的行为反应,即确立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哪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获得哪些知识技能或规范。此时,应准确阐述要改变的行为和要强化的反应,并制定一套测量行为变化的程序。测量行为变化,既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某个行为出现的时间和次数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来进行。

b. 评价初始行为:这一阶段要对目标行为在当前出现的频率进行详细记录,了解行为在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