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唯实论

【答案】社会唯实论,又称社会实在论,是与社会唯名论相反的一个观点。它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派哲学的正统派。与唯名论相反,早期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理念,主张一般脱离个别、先于个别而存在。后期的温和唯实论则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学说为依据,认为一般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主张一般是对事物共性(普遍性、相似性)的抽象。社会唯实论是唯实论观点在社会理论中的贯彻或表现。

2. 生活的医学化

【答案】生活医学化的内容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医学解释范围持续扩展:医学从健康与基本能够角度诊释人类某些行为与心理状态,进而以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个人身心状态; ②大众自我决定权日益受到破坏:医学逐渐介入各种社会生活领域,致使一般民众也丧失自我决定的权利; ③大众决定权直接让渡给医学技术专家:医学语言与大众语言的隔阂,一般民众并无能力讨论医学问题,只能将决定交给医学专家; ④医学取向逐渐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为了维持社会规范或减轻违反社会规范的困扰,医学化逐渐脱颖而出,并成为监控或遏制问题恶化的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

3. 结构参数

【答案】社会人口在社会空间任何一维上的分布都成为社会结构的特性之一。一个社会的结构可以通过说明这些特性的各种参数而被描述。布劳把描述社会结构的参数分为二大类:异质性、不平等性及相交性。

4. 社会性别

【答案】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 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5. 社会改建

【答案】社会改建,在孔德看来,并不是建立在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社会的道德。孔德十分重视新的社会分工在社会改建中的作用,他详尽地探讨新的社会分工之主要目的依然是为了发展新的社会道德,因为只有新的社会道德才是唯一能够解决现代下业社会问题

的可靠力量。孔德社会实证主义的政治纲领在社会改建中,强调了普遍道德教育、牧师和社会舆论控制的作用,这是孔德唯心主义社会观的集中表现。

6. 整合(I )

【答案】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7. 解释性理解

【答案】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由韦伯提出的。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什么”,而解释性理解就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

8. 城市化

【答案】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推动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②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③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9. 派生物

【答案】派生物,是指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之类的东西,用来强调它们的“衍生性”、第二位性,来源于人类情绪的性质。派生物是相对易变的成分,是剩遗物的证明物,是辩护性理论,是一种信仰,是口头表示行为的可变因素。换言之,派生物是人们为了理性地说明其行为,为了求得大众情绪的支持而发表的意见、观点,或提出的思想、信念,信奉的哲学或杜撰的故事。

10.利他型自杀

【答案】利他型自杀,是由社会过度整合所导致的。一个群体或社会,如果整合程度过高,也会造成利他型自杀率上升。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①是义务性自杀、②是负疚性自杀。

二、简答题

11.霍曼斯怎样用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方法研究交换行为? 如何评价?

【答案】(1)霍曼斯用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方法研究交换行为方式如下:

①成本和报酬是霍曼斯从古典经济学引来的两个概念,它们成为解释社会交换形式最基本的范畴。

a. 成本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行为中为获得某种利益,或为实现某种日的而预先做出的支付。报酬是付出一定成本之后而得到的回报。像成本支付一样,获得的报酬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利益,

也可以是声誉上的赞同,还可以是情感上的体验;

b. 在社会交换行为中,每个人都试图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报酬。这就意味着人们在交换行为中支付成本和获取报酬都是有预期性的。并且为了达到最佳值,实现预期目标,人们又都要做出一定程度的选择,即通过某种途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低成本、高报酬的预期目标。

②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来讨论群体凝聚力问题。

a. 如果成员在群体活动中所获得的报酬,小于成员个人独立活动所能获得的报酬,那么群体凝聚力将减弱:

b. 如果成员在群体中活动所获报酬大于他个人独立活动所能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群体活动中所获报酬的成本小十他个人活动获同样报酬的成本,那么群体凝聚力将增强;

降低成本且增加报酬,甚至可以维持在某些方面对立的人们之间的交换行为。

③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的关系来解释社会交换权力的形成。

a. 在社会交换行为中,如果一个人在交换中付出的成本大于对方,而获得的报酬却小于对方,那么他在交换中将获得支配对方和控制交换行为的权力。霍曼斯称之为“利益最小原则”,即在社会交换行为中,谁获得的利益最小,谁就能获得控制交换的权力。

b. 霍曼斯用来解释获得交换权力的另一个原则是:“稀有资源原则”。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在交换行为中提供给其他人的东西是很难得的资源,他就能获得较高的交换权力,尤其在他提供的资源具有普遍性的需求时,他获得的交换权力就更大。

(2)评价

①优点

a. 霍曼斯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他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叩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

b. 霍曼斯所讲的报酬或奖励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范围,正确地指出这种趋利避害还包括社会的、情感的以及价值的“利”与“害”,即包括声望、权力、情感等方面,从而拓宽了早期理性选择理论假设所包含的那种单一的经济理性假设,将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②不足

a. 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

b. 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12.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答案】(1)布鲁默全面总结与发展了符号互动论,有三个基本论断:

①他认为人类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