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农村社会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评价晏阳初和梁漱溟所进行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答案】晏阳初主导的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是定县乡村建设的重要构成,取得了其突出的业绩,包括疾病的预防、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和保健制度的创建三个方面。
(1)对晏阳初定县农村卫生教育实验的评价:
①卫生教育实验内容丰富,并且针对性强,提倡针对农民的愚、穷、弱、私开展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②提倡的平民教育观符合社会潮流,主张给予每个人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③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很好的促进了教育卫生事业在农村的发展,对于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有利于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④为之后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主导的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并且重视妇婴保健人员的培训和农村预防免疫工作。
(2)对梁漱溟邹平县的评价:
①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为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系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农村卫生教育实验以农民健康为本,深入民间进行的农民卫生教育实验为其后的农村卫生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肯定与珍惜。
2. 如何理解农村文化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答案】(1)“大传统”
“大传统”是指在一个社会里由上层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的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2)“小传统”
“小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并不是经过文人的“雕琢”而成的文化,因而带有质朴和粗犷的性质。
(3)大小传统的关系
①在中国农村社会,大小传统的分野一直存在。大传统的上层士绅文化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习惯于优雅的言辞,趋向于哲理的思维,并且关照于社会秩序伦理关系上面;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理思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所需为范畴而出发,因此是现实而功利,直接而质朴的。
②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也并非判然两分,而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士绅阶层往往乐于居于乡村,使得大传统与小传统、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存在许多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形成中国社会的农村文化影响甚大。
3. 怎样理解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1)农业政策是国家、政党为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保护和扶持农业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制定的行动准则。
(2)农业政策的不断建立、完善,是适应国际、国内实际的需要,也是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 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当前的教育问题?
【答案】解决我国农村当前的教育问题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农村的教育教学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方面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必要的时候在农村中进行新课改,让学生学到能谋生、能致富的实用型知识与技能。
(2)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増加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改善农村教育的教学设置,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3)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监护网络。
(4)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同时结合非政府组织兴办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等公益性事业的帮助,不仅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状态,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要求,促进农村地区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论述题
5.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对农村社会学有哪些贡献?
【答案】毛泽东在20年代末开始从事农村调查,此后始终强调调査的重要性,他在农村研究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实地调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四个方面。
(1)实地调查。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进行的农村调查。毛泽东不仅广泛地调查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还深入地调査了农村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与社会行为。其调査报告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课堂教学。指为培养干部和开展调查研究所进行的教学。毛泽东在主持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亲自给学员授课》毛泽东讲授的课程主要有“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两门。
(3)理论研究。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农民问题所做出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毛泽东的农村调
査及其理论研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4)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指对调查研究实践活动自身的概括与总结。毛泽东在的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重视实地调査,恰当地处理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的关系;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査同样没有发言权;
③周密而系统的调查研究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④真理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调查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⑤既要注貢中国社会研究,又要了解外国的情况;
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6.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特色体现在:
(1)社区性
中国农村工业化主要是依托原有的农村社区系统进行的,因而可称之为农村社区的工业化。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农村工业化正是在农村社区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单一的生产结构,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社会的各种资源来发展工业,因而具有鲜明的社区性特征。这表现在中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本社区的特产资源、特殊地理条件、社区原初的工业化水平等社区自身条件。
(2)历史性
中国农村工业化是相对于一定历史阶段或某一历史时期而言的,与这一阶段或时期的经济地理、文化心理和政策条件相联系。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道路,我国农村工业化主要是在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方式具有当时体制结构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企业关系资源的重要性已经逐步淡化,农村工业企业的运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朝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多样性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同时也由于我国农村分布广阔,经济地理条件、政策条件、文化心理观念,农村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要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不同的启动途径和发展方式。因此,各地的农村工业化过程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实践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