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A. 教育管理制度
B. 国民教育制度
C. 义务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答案选D
2.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学习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加涅的学习分类的考查。连锁学习是指学习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辨别学习指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指能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规则学习也称作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原理的学习就是规则学习; 高级规则的学习也称作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
3. “如果现在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有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么这只是表明,直到现在人对他的身体和荷包的健康的珍惜还是甚于对他的精神健康的珍惜,他对后代的物质则富的关心,超过对他们的优良教育的关心。”作此表述的教育家是( )。
A. 乌申斯基
B. 苏霍姆林斯基
C. 凯洛夫
D. 赞科夫
【答案】A
【解析】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主张,为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便是创办教育系。设立教育系的目的是研究人和人性的一切表现及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他说,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托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托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祖国的未来托付给他们。由于乌申斯基以其卓越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活动对19世纪后半期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誉为“俄
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题中所述正是乌申斯基关于设立教育系的理由的论断。
4.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 )
A. 课程日标的主导作用
B. 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
C. 管理者对课程的监拎
D.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答案】A
【解析】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教育日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其中,确定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 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己选择出来的日标进行筛选; 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教育日标是选择材料、勾划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因而,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 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J 隋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6. ( )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开端。
A.1870
B.1872
C.1877
D.1880
【答案】B
7. 下列哪项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 ( )
A.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 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 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 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答案】C
8.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 )。
A. 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
B. 新大学运动
C. 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
D. 大学推广运动
【答案】D
【解析】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它在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大学运动,是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城市成立了新大学。这些大学的共同特点是:私立,不问教派,男女学生均可进入,采取寄宿和走读两种制度,重视科学、数学和商业。进入新大学的学生多为工商业资产阶级子弟。在新大学运动的作用下,产生了大学推广运动,是英国传统人学参与社会,为工人阶级提供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激发了传统大学的活力也扩大了普通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因此,答案选D 。
9. 17~18世纪英国的公学采用寄宿制,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这种“公学”的含义是( )。
A. 公立学校
B. 公共机构管理的学校
C. 由政府或地方使用公共税收开办的学校
D. 为培养公职人员而由公众团体资助兴办的学校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