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805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古典实验设计
【答案】经典实验设计又称古典实验设计,或双组前后测模式,是指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其包含了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经典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包括:①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②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 ③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但不对控制组实施这种刺激; ④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 ⑤比较和分析两个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2. 社会事实范式
【答案】社会事实范式(结构功能学派、冲突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迪尔凯姆的方法论思想和现代的结构功能理论为代表,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事实,它们不能还原为个人的事实。强调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和文化层次探讨社会的本质属性。
3. 双盲实验
【答案】双盲实验是指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指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双盲实验的作用如下:排除研究者的“期望”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解释的影响,使研究人员进一步从其他一些变量中得出新的实验结果。
4. 同期群研究
【答案】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
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5. 实地研究
【答案】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
,即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到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实地”
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且要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现象。
6. 前测
【答案】前测是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行的测量。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被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测量既可以是一次自填式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一项态度测验。
7.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二、计算题
8. 在多个地区各随机抽出若干居民家庭样本对其消费支出水平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家庭平均支出水平的差异,得到方差分析表如下:
方差分析表
(1)将上表抄录在答题纸上。根据表中己有的信息,试计算并填写括号中缺失的计算方差分析过程所需要的数值。
(2)请问该方差分析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属于哪个测量层次?
(3)该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4)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几个地区?
(5)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多少个居民家庭?
(6)根据检验结果,应该得出什么检验结论?
【答案】(1)由题意,自由度
分子自由度
从表中可知总平方和
组间平方和,得,则,则分母自由度,组内平方和;
。公式。 ,根据中: 可得:
组间均方差
组内均方差
所以,方差分析表如下图所示:
, 。 所以F=组间均方差/组内均方差=170/34=5。
,属于定类变量:因变量为“家庭平均支出水平”属于定(2)该方差分析中自变量为“地区”
距变量。
(3)该研究的分析单位是家庭。
(4)由题意,地区数m=9,即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9个地区。 (5)由题意,家庭数n=93即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93个居民家庭. (6)由题意,相关比率
解释不同家庭平均支出水平差异的47.6%。
; 其含义为,用地区不同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