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618政治学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2.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看,首先,在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其次,在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4. 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政治权力是指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社会公共力量。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5. 共和制
【答案】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共和制有多种形式,但它们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剥削阶级国家实行的共和制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①贵族共和制。一般由有任期限制的执政官作为国家的行政长官,虽然保留了公民大会并由它选举执政官,但公民大会只有认可元老院提出的议案的权力,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实际掌握最高国家权力。
②民主共和制。基本特征是国家权力机关是通过公民普遍参加的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并有严格任期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简述题
6. 运用政治社会化理论说明你是怎样形成个人政治价值取向的。
【答案】(1)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作为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④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个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从儿童时期、青年时期到成年时期在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同时,亲身参与政治实践对个人政治价值取向的形成也有影响。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家庭
在较长期的家庭环境中,前辈在养育后代的同时,经常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权威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通常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输给后代,引导后代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
②学校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初步的规范知识; 另一方面,在与许多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地体验了社会的政治生活。 ③特定的政治符号
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中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递作用。
④政治实践
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具有根本的意义。
7. 简述政治革命发生的基本条件。
【答案】政治革命根源于政治矛盾和社会矛盾。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产生大量的新生社会阶层,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而当僵硬的政治制度不能为新生的社会阶层进入权力层提供渠道时,就产生了政治危机,从而导致革命。这是革命的一般的制度背景。如果比较一下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还会发现若干不同的与相似的革命条件。政治革命发生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
(1)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条件是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超乎寻常地加强,使他们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均是如此。但是,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资产阶
级追求的是政治权力并以此来扩大财富。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发生时,经济条件都在改善,而不是恶化。
(2)社会阶级之间的严重冲突
在革命前,在封建社会里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存在着对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对抗,革命成为必然。
(3)在严重冲突时期,国家统治机器软弱无力,统治阶级衰败
列宁认为,统治阶级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 上层的某种危机,即统治阶级的政治危机,给被压迫阶级的愤怒和不满造成一个爆破的缺口。光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对革命的到来通常是不够的; 要革命到来还须“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
(4)人批知识分子疏远了革命前的政权
8. 比较分析政治、政治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
【答案】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而政治科学就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的经验研究,它注重对于实际政治状况的客观描述和阐释。
(1)三者的联系
政治、政治学、政治科学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都以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为主要内容。
(2)三者的区别
政治描述的是以利益为基础、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以权利保障为追求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是研究这种关系的学问的统称; 政治科学是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导向的研究政治关系的学问。
9. 简述利益在政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利益在政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包括:
(1)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它对于政治关系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①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②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③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④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2)利益不仅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社会政治生活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②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③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④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