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809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包括: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③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 政治情感
【答案】政治情感是指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
3.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4. 复合制国家
【答案】复合制国家是指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复合制国家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等。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当今的欧洲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是邦联的具体组织。除此之外,历史上的复合制国家还有君合国和政合国。
5.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 竞争型政党
【答案】竞争型政党制度是指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选票或议席的方式而上台执政的政党体制模式。从政党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一旦政党产生于议会之内,政党一般都会伴随着议会的发展而比较平稳地过渡到一个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之中。
二、简答题
7. 为什么要进行政治监督?
【答案】进行政治监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监督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管理过程中对于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和规范行为。政治监督具有维护社会成员利益,维护政治决策和组织规则,防止、纠正和处罚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逾矩行为的功能。
(2)政治监督包含两个力一面的监督:一是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 一是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督导和规范。
①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监督,这种监督通常有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纵向监督是不同层次结构中的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的监督,比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的监督,上级领导对所属下级的监督; 横向监督是同级层次权力的相互监督,集中表现为具有监督职能或者专司监督职能的权力机构对同级其他权力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行政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等。
对于公职人员的监督,目的在于检查和控制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及其结果与公共利益的要求和政治决策的要求的吻合性和适切性。因此,政治监督实际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a. 积极意义上的监督通常是对于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及其结果的绩效评估,以此检查公职人员和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数量和质量状况:
b. 消极意义上的监督则是对公职人员执行政治权力主体意志、实施政治管理的违规状况进行检查,以控制其行为及其后果。
②对社会成员的督导和规范。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督导和规范。对于侵犯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政治管理中的督导和规范,按照社会成员行为性质的差异,分别由政治权力中的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实行。
8. 现代政党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答案】(1)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的建立基础是阶级的利益。正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共同利益,人们才组成政党以统率本阶级
的力量,这就使得政党带有鲜明的阶级特色。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但并非有阶级就有政党存在的;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代表,但并不排除政党又可能是特定阶层利益的代表。
②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主要体现在政党的成员构成、思想特征以及对于本阶级的政治作用等方面:
a. 从成员构成来看,政党成员一般均由本阶级政治上最活跃、最积极和最具有政治能力的人们构成,因此,政党凝聚着阶级的政治精华和中坚力量,从而成为阶级的政治核心;
b. 从思想特征来看,政党集中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代表着本阶级的意志,因此,政党的思想和理论是阶级思想和意识的最高体现,因此,政党是阶级的思想先锋队;
c. 从政党对本阶级的政治作用来看,政党通常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本阶级成员的政治代表,在这些方面,政党的作用远远超出其他政治社团,从而使政党在阶级的政治活动中占据着首要的的地位。
③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任何政党都必然地具有自己的政治目标。政党的政治目标一般包含着紧密相连的两个力一面,一是政权目标,即夺取或巩固社会公共权力; 二是社会目标,即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政党的社会目标又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政党对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政治要求,远期目标是政党最终要达到和实现的社会状况和社会要求。
为了有效地组织政治力量,展开政治活动,政党必然要把自己的政治目标上升为特定的政治纲领。党的政治纲领一般包括党对于政治局势、社会状况及其发展方向的分析判断,党的政治社会目标和主张,党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措施。党的纲领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分。
④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为了发挥政党作为阶级的政治领导力量的作用,切实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政党必须具有特定的组织原则、组织形式和组织纪律。政党的纪律有成文不成文两种,有严密与不严密之分。无产阶级政党以严密的组织和铁一般的纪律作为战胜敌人的可靠保证。
(2)现代政党的基本功能
政党是阶级利益冲突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政党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②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可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的,因此,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政党壮大自己政治力量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动员和组织本阶级的政治力量; 二是争取其他阶级成员。
③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