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语言迁移是应用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影 响有很长的历史。大量研究表明,人们要对第二语言习得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 就必须考虑语言迁移这个因素。首先,通过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可以使教学变 得更加有效;其次,通过对学习者所犯语言错误的相似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 更好了解学生学习难易之处;第三,根据历史语言学家的观点,语言迁移可以帮 助人们了解语言之间连接和语言变化。最后,在中国,把英语作为外语而不是第 二语言,母语的迁移显得更为重要。 有关语言迁移在句法层面上的认识,在应用语言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Odlin,1989;Ellis,1994)。迁移在句法方面的影响不如语音和词汇方面那么明显。本 文通过对中学生的书面表达的分析,发现母语对英语写作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 响主要表现在母语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以及由于母语的促进及干扰而造成的过度 使用和回避使用方面。 本文试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在写作中喜欢使用一些句法结构而不用另外一些句 法结构? 第三,影响中国中学生写作中旬法结构的因素是什么? 本研究以语言迁移理论,对比分析假说,标记性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主要 理论基础,采取日常记录,句子连接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并 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 被测试者是来自乾县临平中学的35名中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7到19岁之间, 21名女生,14名男生。他们都有接近11年的汉语学习经历和6年的英语学习经 历。因而,他们都应具有基本的英语句法结构知识。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教学启示: 第一,在中学应当开设英语写作课。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会有写作前讨论 和写后评价的机会。同时,教师在评判英语作文时,不仅要注重句子的正确性, 而且更要注重句子的流畅性,多样性。 第二,教师应正确的对待回避现象。回避行为将使学习者产生僵化现象,进 一步影响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应正视回避现象。 第三,副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补救措施加以克服。为了使学 习者意识到母语的干扰,教师应当向学习者讲清目的语和母语的区别,同时提高 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实际,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 弥补。 第四,母语干扰的观点必须更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起重要作用。在英语写 作过程中,适当利用母语知识和写作技巧,尤其对低水平的外语学习者,母语的 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