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数量经济学方法之计量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一项调查大学生一学期平均成绩

与每周在学习、睡觉、娱乐

与其他

各种活动所用时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如果这些活动所用时间的总和为一周的总小时数168。问: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说法是否有意义? 该模型是否有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 如何修改此模型以使其更加合理?

【答案】由于模型中四个解释变量

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说法是毫无意义的。

由于四类活动的总和为一周的总小时数165,说明四个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因此违背了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假定。

可以考虑去掉其中的一个解释变量,如去掉第四个解释变量

如这时,用新构成的三变量模型更加合理。就测度了当其他两变量不变时,每周增加1小时的学习时间所带来的学习成绩的平均变之和为168小时是固定的,因此当一个解释变量发生变化时,至少有一个其他变量也要发生变化才能维持总和不变,因而,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化。这时,即使睡觉和娱乐的时间保持不变,也可以通过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来增加学习的时间,而且这时这三个变量间也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2. 滞后变量模型有哪几种类型? 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 方法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滞后变量模型的类型

①分布滞后模型,是指只有解释变量及其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解释变量中没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 变量; 包括有限期分布滞后模型和无限期分布滞后模型。

②自回归模型,是指当期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不包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 量作为解释变量。自回归模型以Coyck 模型、自适应预期模型和局部调整模型最为多见。

(2)分布滞后模型应用OLS 估计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对于无限期分布滞后模型,由于样本观测值的限制,使得无法应用OLS 直接对其估计;

②对于有限期分布滞后模型,由于没有先验信息,难以确定其滞后期长度,使得滞后长度的确定带有任意性; 样本容量既定时,如果滞后期较长,会减少估计的自由度,降低估计和检验的精度; ③解释变量与同名滞后解释变量或同名滞后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会导致模型产生严重的 多重共线性。

3. 叙述用阿尔蒙多项式法估计外生变量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主要思想,对多项式的阶数k 有哪些限制? 为什么?

【答案】阿尔蒙多项式法估计外生变量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原理是:在有限滞后模型滞后长度己知的情况下,通过阿尔蒙变换,定义新变量,以减少解释变量个数,然后用OLS 方法估计参数。 对多项式的阶数k 有一定限制,一般取2或3,不超过4。如果阶数取得过大,则达不到通过阿尔蒙多项式变换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

二、计算题

4. 某人以我国人均食品需求量Q 为被解释变量,以食品价格指数P 为解释变量,以1978一2007年的数据为 样本,建立了如下的食品需求模型:

由于我国的人均食品需求量是逐年上升的,食品价格指数也是逐年上升的,所以估计该模型得到的为正。于是得到结论:需求法则不适合于我国。试以该问题为例,分别从经济学、逻辑学和统计学三方面理论出发,说明建立计量经济学总体回归模型必须遵循“从一般到简单”的原则。

【答案】如果以我国人均食品需求量Q 为被解释变量,建立食品需求模型,根据上述题2中的分析,正确设定的 总体回归模型应该是:

而现在的模型忽略了2个可能对食品需求量有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即收入与替代商品的价格。

(l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根据需求行为理论,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在预算(收入)约束下,极大化效 用函数而得到的。所以,它除了受到该类商品价格的影响外,肯定还受到收入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其他商品的需 求量和价格的影响。模型仅以该商品价格为解释变量,没有正确揭示经济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并不能完 全解释商品需求量。总体回归模型必须是一个正确揭示经济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的“一般”的模型。

(2)从逻辑学角度分析,对模型进行的检验可以发现己经包含在模型解释变量中的某些变量并不显著,进 而将它们剔除,或者发现某些变量之间并不独立,进而去掉一些存在共线性的变量。但是,对模型进行的检验不 能发现模型中没有的,但对被解释变量可能有显著影响的那些应该包含在模型中的变量。所以,只有将总体回归 模型设定为一个最具“一般性”的模型,才有可能通过检验得到一个正确的简单模型。如果将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为一个“简单”的模型,并且存在错误,这样的错误是无法通过检验加以发现和纠正的。

(3)从统计学的角度,关于模型的所有估计和检验都是在满足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收入和其他 商品价格确实对食品需求量有显著影响,而模型中没有这2个解释变量,它们对食品需求量的影响进入随机干扰 项。这样的随机干扰项不再具有“源生性”,很难满足所有的基本假设,那么所进行的模型估计和检验并不是有 效的。所以,为了保证随机干扰项具有“源生性”,满足基本假设,也应该将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为一个最具“一般性”的模型。

5. 某地区供水部门利用最近26年的用水年度数据得出如下估计模型:

式中,w 表示用水总量(百万立方米); H 表示住户总数(千户); 表示总人口(千人); 表示人均收入(元); Pr 表示价格(元/100立方米); R 表示降雨量(毫米)。

(1)根据经济理论和直觉,预期回归系数的符号是什么(不包括常量)? 模型符号与预期符号相符吗?

(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请进行变量的t 检验与方程的F 检验,并判断t 检验与F 检验结果相矛盾吗?

(3)估计值是无偏的、有效的、一致的吗? 详细阐述理由。

【答案】(1)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的人口越多或房屋数量越多,则对用水的需求越高,故H 和的期望符号为正; 收入较高的个人可能用水较多,故的预期符号为正,但它可能是不显著的; 如果水价上涨,则用户会节约用水,故

估计的模型除了的预期符号为负; 如果降雨量较大,则草地和其他花园或耕地的用水需求就会下降,故R 的预期符号为负。 之外,所有符号都与预期相符。

(2)①对变量进行t 检验:

查t 分布表知,在自由度为20,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临界值为2.086,并且临界值均大于所有参数估计值的t 值的绝对值,因此在10%的显著水平下,变量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②对方程进行F 检验:

查F 分布表知,在分子自由度为5,分母自由度为20,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临界值为2.71,由于,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下,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联合显著的。

都是高度相关的,这

在各年中没有太大变化,表现为不显著。 t 检验与F 检验结果相矛盾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造成的,比如H 、将使它们的t 值降低且表现为不显著;

(3)多重共线性往往表现的是解释变量间的样本相关现象,在不存在完全共线性的情况下,近似共线并不意味着基本假定的任何改变,所以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仍然成立,即仍是BLUE 估计量。但共线性会导致参数估计值的方差大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情况。

6. 指出下列论文中的主要错误之处:在一篇关于中国石油消费预测研发的论文中,作者选择石油年消费量 (OIL ,单位:万吨)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亿元)为解释变量,1990~ 2006年年度数据为样本,首先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建立了线性模型:

采用

然后假定消费弹性不变,建立了对数线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