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一个经济原先处于长期的完全竞争状态,对该经济做如下假定:

①只有L 和K 两种生产要素作为投入;

②只生产X 和Y 两种商品,并且X 和Y 为替代品;

③X 行业和y 行业都是成本递减行业。那么:

(l )如果对商品X 的需求增加,会有哪些影响?

(2)商品Y 的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l )以局部均衡的观点来分析,对商品X 的需求增加的话,那么商品X 的价格就要上升,在短期内,生产X 的厂商获得利润,就会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扩大商品X 的产量。从长期来看,生产商品X 的厂商将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会有新的厂商加入,直到该行业的超额利润降为零为止。又因为生产商品X 的行业是成本递减行业,所以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将低于初始的均衡值。

(2)要讨论商品Y 的市场变化情况,就要运用一般均衡的观点。因为商品X 和商品Y 为替代品,那么商品X 的需求增加,会导致对商品Y 的需求减少,商品Y 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在短期内,生产商品Y 的厂商获得亏损,就要减少产量。从长期来看,生产商品Y 的厂商将会减少生产规模,并且有的厂商会退出该行业,直到留在该行业的厂商无亏损(即超额利润由负升为零)为止。又因为生产商品Y 的行业是成本递减行业,所以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将高于初始的均衡值。

2. 简述在微观经济学中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异同点。

【答案】(l )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相同点

①两个市场上的中心问题都是价格决定,而价格决定都是通过供求平衡来实现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厂商的供给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需求和要素所有者供给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两个市场上,供给和(或)需求发生变动,都将使均衡格局发生变动,供求定理发挥同样的作用。

②在两个市场上,对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合理配置对收入的支出,用于购买既定价格的产品; 而消费者的收入则来源于要素市场上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样,在供给生产要素数量时,要素所有者遵循的规则仍然是效用最大化。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供给者,为了利润最大化,在既定的价格下选择供给产品的数量。同样,厂商是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者,以此原则,厂商选择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

(2)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不同点

①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从而决定了需求规律是有关消费者行为的假定,

比如在基数效用论中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些假设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描述,难以有力证明。而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来源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从而来源于厂商的生产规律,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技术规律,有关生产函数的假设比较容易证明,因而使生产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②在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来源于厂商,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但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前提是消费者需求。与此不同,产品市场上的需求是消费者的直接需求,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大小,部分决定了生产该产品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不同于产品的供给,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效用,而产品的供给则主要是生产者的技术因素。

3. 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

【答案】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一些信息,但另一些参与者却不拥有;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

(1)市场机制能解决一部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犷商品的价格,就可以以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确定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2)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

(3)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答案】(1)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

在图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 和MR 分别表示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并由直线AC=MC表示。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产量定在Q 2,价格为只,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所引起的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Q 1,价格应降到P 1,这时P=MC。然而,垄断决定的价格和产量只能是P 2和Q 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 1和价格P 1,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ΔFP 1H 的面积,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三角形ΔFP 2G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代表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2)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

5. 设在一个同时博弈中,包括A 和B 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均有三个纯策略。当把A 与B 的策略分别放在矩阵的左边和上边时,他们的支付矩阵分别为:

A 的支付矩阵=

试确定它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答案】根据条件策略下划线法,在A 的支付矩阵的每一列的最大值和B 的支付矩阵的每一行的最大值下划线后得到:

A 的支付矩阵=

再将A 与B 的支付矩阵合并后得到

A 与B 的共同支付矩阵=

B 的支付矩阵= B 的支付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