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一个经济原先处于长期的完全竞争状态,对该经济做如下假定:
①只有L 和K 两种生产要素作为投入;
②只生产X 和Y 两种商品,并且X 和Y 为替代品;
③X 行业和y 行业都是成本递减行业。那么:
(l )如果对商品X 的需求增加,会有哪些影响?
(2)商品Y 的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l )以局部均衡的观点来分析,对商品X 的需求增加的话,那么商品X 的价格就要上升,在短期内,生产X 的厂商获得利润,就会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扩大商品X 的产量。从长期来看,生产商品X 的厂商将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会有新的厂商加入,直到该行业的超额利润降为零为止。又因为生产商品X 的行业是成本递减行业,所以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将低于初始的均衡值。
(2)要讨论商品Y 的市场变化情况,就要运用一般均衡的观点。因为商品X 和商品Y 为替代品,那么商品X 的需求增加,会导致对商品Y 的需求减少,商品Y 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在短期内,生产商品Y 的厂商获得亏损,就要减少产量。从长期来看,生产商品Y 的厂商将会减少生产规模,并且有的厂商会退出该行业,直到留在该行业的厂商无亏损(即超额利润由负升为零)为止。又因为生产商品Y 的行业是成本递减行业,所以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将高于初始的均衡值。
2.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问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3. 简述垄断竟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可以通过将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进行比较来得出垄断竞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垄断竞争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图中,d m 曲线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需求曲线,d p 曲线表示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m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在长期均衡时d m 曲线只能相切于L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的A 点,对应的产量为Q A 。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必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C 点,对应的产量为Q C 。由图中可见,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Q A 小于理想的产量Q C ,多余的生产能力为Q A Q C ,说明在垄断竞争中存在着生产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佳状态。
4. 比较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生产论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
【答案】从方法论讲,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生产论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的实质是一样的。这两种分析法只是在相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分析工具赋予不同的经济术语而己。
(1)在效用论中,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两个基本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在消费者的偏好给定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得到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该曲线符合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给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直线型的预算线,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且为负值。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这两个工具,既可以分析消费者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又可以分析效用给定条件下的支出最小化。消费者的决策均衡点发生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相切点,在切点的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通常写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或者消费
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那么,消费者会沿着收入一消费曲线来选择两种商品的消费量,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最小的支出。
(2)类似地,在生产论中,等产量曲线分析法的两个基本工具是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在厂商的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得到凸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该曲线符合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生产成本给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直线型的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且为负值。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这两个工具,既可以分析生产者成本给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又可以分析产量给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生产者的决策均衡点发生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相切点,在切点的均衡条件为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通常写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生产者的成本发生变化,或者生产者的产量水平发生变化,那么,生产者会沿着扩展线选择两要素的使用量,以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最小的成本。
二、计算题
5. 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都呈现出U 形特征。请问:导致它们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
【答案】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 形,但二者形成U 形的原因是不同的。
(1)短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呈U 形,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 曲线表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在下降的特征,相应地,这一特征体现在成本变动方面,便是决定了短期边际成本SAC 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再上升的U 形特征。而SMC 曲线的U 形特征有进一步决定了SAC 曲线必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 形特征。简言之,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导致SAC 曲线呈现U 形特征的原因。
(2)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所以呈U 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
在长期生产中,在企业的生产从很低产量水平逐步增加并相应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会经历从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生产过程,从而导致LAC 曲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 形特征。
6. 有两家基本相同的企业A 和企业B 组成一个没有勾结的双头。如果双方都不做广告,每年均可获利200万元; 如果企业A 做广告而企业B 不做广告,企业A 每年可获利500万元,而企业B 将亏损100万元; 如果企业B 做广告而企业A 不做广告,企业B 每年可获利500万元,而企业A 将亏损100万元。如果企业A 、企业B 都做广告,每年各自的利润为100万元。
(1)试用矩阵的方式描述两家企业的所有可能组合。
(2)两家企业占优均衡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1)根据题意,双寡头的支付矩阵如表所示。
表两寡头企业的支付矩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