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86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答案】(1)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自由资本主义以经济自由为基本特征,其经济体制包括自由竞争、自由决策和自由贸易三大基本内涵。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现象。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垄断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继续调整或者被社会主义代替。

(2)从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深化所决定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适应了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扬弃了传统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的运行模式,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丝毫没有改变资本垄断的性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的根本解决途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被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国际经济组织或国际经济联合所进行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节。这种国际调节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出面,经过签订条约,达成协议而实现的。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目的

调节的目的是为了协调这些国家在资本国际运动中发生的矛盾,以及这些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也是为了解决它们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形成的原因

①经济国际化与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矛盾

垄断资本所有制决定了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垄断利润。因此,反映这种要求的资产阶级国家必然要为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有利的资源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而展开激烈竞争,发生尖锐冲突。这种状况迫使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不得不寻求某种妥协,通过国际调节来协调经济关系以缓和这种

矛盾。

②在经济国际化的现实条件下,协调各国经济调节体系之间的矛盾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包括各项政策和经济计划在内的经济调节体系。这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在经济国际化的现实条件下,完全可能彼此矛盾而使效果互相抵消,这就需要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③共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需要国际调节

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南北关系和东西方关系的矛盾,主要是经济上的矛盾,它们需要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上,进行经济协调。在经济发展上遇到的许多共同问题,如国际汇率问题,保护贸易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乃至滞胀问题,决非一国能够解决,这些都需要进行调节,需要彼此协调。

2.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1)科技革命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科技革命使大量新兴产业部门产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投资场所。科技革命促成国际分工体系产生重大变化,由产业内的垂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公司内部产品分工,直到生产环节、生产工序的分工,大大促进了产业转移,而这一切又都是在跨国公司安排下进行的。科技革命还推动了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提供了技术手段。

(2)资本主义竞争激化,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由于战后垄断己经变成国际垄断,国际垄断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垄断。世界范围的竞争比国内竞争又更加残酷,更加尖锐。垄断资本为了争夺世界市场份额、争夺技术垄断、争夺尖端人才,发展跨国公司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有效办法。或是通过并购,使竞争对手从属于自己; 或是组成战略联盟,形成巨大的跨国公司。

(3)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战前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主要靠自身资本积累,或靠银行间接融资进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空前迅速发展,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推广,使跨国公司得以通过直接融资而迅速扩大资本,加速对外扩张。

(4)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调整引进外资政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国有化政策,将外资没收变为国有企业,对外资采取排斥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由排斥外资变为引进外资,并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本国投资。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由于工资成本上升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原因,需要把工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

①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需要进行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协调;

②世界经济发展失衡所产生的危机和矛盾,需要进行国际经济协调;

③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国际经济协调。

(2)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①国际贸易协调

其目的主要在于:消除贸易障碍、贸易失衡和贸易摩擦,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以推动各国及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国际收支与汇率协调

主要是针对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汇率剧烈波动等有损国际经济顺利进行的情况,通过采取各种国际金融协调措施,使各国恢复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汇率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③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第一,国际经济机构在调整各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同时,作为辅助性手段,对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 第二,以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在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进行政策协调; 第三,在没有机构约束的情况下,以国际协商为基础,进行双边或多边政策协调。

④突发事件协调

在种种常规性的国际经济协调之外,国际社会有时还针对某些意外冲击,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性国际经济协调。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经济协调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积极影响表现在:

①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减少经济干扰因素来实现的。

②改善了世界经济运行机制

国际经济协调的形成和发展,弥补了自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与不足。

③缓解了世界经济冲突与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针对世界各国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展开斡旋和进行国际经济协调,以保证世界经济的顺利运行,取得了一定实际效果。

可见,国际经济协调是当代世界经济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但也必须看到,目前的国际经济协调还存在某些局限性:

①缺乏约束力

现有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通常不具备充分的强制力来约束各成员国的行为,因而其协调效果与目标往往不一致。

②机制本身存在缺陷

目前的国际经济协调反应能力不强、决策机制不健全,并且时常掺杂政治等非经济因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