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614马克思主义原理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无产阶级
【答案】无产阶级是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在马克思主义术语中,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虽然在英语中这一术语早在1663年就已出现,但它的现代含义却是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首次确定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是一个国际性的阶级,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无产阶级都具有同样的利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的人数众多,组织性和战斗性强,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它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肩负着带领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
2. 货币资本
【答案】货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使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资本,它的独立形态是借贷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中最典型、最片面、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说它是最典型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说它是最片面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 说它是最一般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的反复运动己经包括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
3.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的周转速度。
4. 工资的国民差异
【答案】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各个国家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工资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影响劳动力价值变化的各种因素,必然会影响工资的变化。各国工资差异也是由这类因素引起,
如,“自然地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首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外延量和内含量”等。在比较各个国家的工资水平时,必须先把不同国家同一行业的平均日工资与同样长度的工作日相比较。计时工资还要换算成计件工资,才能测量出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山于各国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劳动生产率不同,发达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比不发达国家的工人实际工资水平要高。但是,与各自国家的劳动力价值相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资水平要低一些。因为,实际工资水平与劳动力价值的差距,随资本主义发展有扩大的趋势,这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工资有下降的趋势上。
5. 绝对剩余价值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延长工作日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6.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答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有限的土地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这是因为:(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这种土地资本主义经营垄断,限制了农业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竞争,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经常地、稳定地存在,从而可以形成固定的收入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土地经营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能由农业中的中等生产条件决定,而必须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按照这个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产品,都可以得到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因而可将这个超额利润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二、简答题
7. 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金融自由化是指货币金融管理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管理环境。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思想是尽量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提高金融效率。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包括:
(1)利率自由化
利率自由化是指放宽对利率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具体指金融当局取消对金融机构设定的利率限制,利率水平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目的在于增加利率和其他资产价格的灵活性,减少利率控制带来的成本,优化信贷配置,增加整个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性。
(2)业务经营自由化
业务经营自由化是指放宽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上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融合,银行和证券公司在业务经营上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进入其他业务领域,商业银行或外国金融机构可以从事证券投资业务,以促进公平竞争。
(3)市场准入自由化
市场准入自由化是指放宽对金融机构跨国业务活动的限制,资本自由进入和流出。包括放宽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放宽本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限制。其目的是加强本国金融机构同外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促使本国金融机构向海外扩张。
(4)资本流动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化是指放宽或取消对资本跨国流动的限制,允许国内外金融市场主体从事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国内居民自由转换各种金融资产,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目前,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管制。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8. 有人认为,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经济都在不断发展,因而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在根本上处于对立的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你的看法如何?
【答案】虽然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经济都在不断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在根本上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上是不适合社会化生产力性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对立的。对这一对立的认识,应把握以下两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在根本上具有的对立性质,并不是说在这种对立下生产力就不能发展了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这种发展是不会停止的,也不会出现倒退的趋势。当然,在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上是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但在日前的情况下,它仍然具有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它仍然具有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进行调整的余地,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并没有发展到尽头。所以,在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势头。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在根本上具有的对立性质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阻碍表现为生产力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和限制,以至于只能通过强制的方式、破坏的方式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义直接表现出对现有生产关系性质的否定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
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在根本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