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3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填空题

1. 马克斯.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建立等级体系: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

2. 管理具有双重属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______和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______。

【答案】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解析】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双重属性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决定了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简答题

3.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

【答案】(1)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为:①满足职工的需要。②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③可以帮助正式组织起到一定的培训作用。④非正式组织为了群体的利益,为了在正式组织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往往会自觉或自发地帮助正式组织维持正常的活动秩序。

(2)危害为:①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②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③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3)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要求:①利用非正式组织,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②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发挥正面作用。

4. 简述马斯洛层次需要论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答案】(1)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最著名的激励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睡眠及其他生理要素; ①生理的需要。指人类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食物、水、衣着、住所、

②安全的需要。指人类免除各种危险和威胁的需要。包括免受身体及情感伤害和保护职业、财产、食物及住所不受威胁的需要;

③社交的需要。指人类在感情和归宿方面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等;

④尊重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情感等方面予以肯定;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在工作卜有所成就,在事业卜有所建树,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该理论认为,这五种需要之间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存在着递进规律。人的需要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起来的,低级需要是高级需要的基础,高级需要随着低级需要的满足而逐渐产生出来,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动。

需要层次论对揭示人类复杂的需要的普遍规律性做出了贡献,且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相对较合理等特点,因此成为国内外许多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应用该理论时,也应该看到,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往往不能机械地、绝对地按层次进行划分,也并不一定严格地按上述各个层次逐级去满足。

(2)马斯洛层次需要论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①需要的普遍性。每名同学和老师都有需要,这些需要都包含在马斯洛所概括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类需要之中。人们为了满足需要便产生动机并引起行为,老师如果能洞察学生的需要,把学习的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为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②需要的层次性。随着心理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强度发生变化,低一层次需要基本满足后,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逐渐削弱以至消失,此时高一层次的需要就变为优势需要,所以老师应该及时调整目标满足学生新的需要。管理中必须注意这一点,管理者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学生需要发生变化后,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方法激励学生,这样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需要的主导性。高层次的需要实现难度大,其激励作用也大。人们为了自我实现,往往百折不挠、不达日的誓不罢休,老师如果掌握这一原理,在尽可能满足学生低层次需要的前提下创

造出良好的组织氛围,强化学生高层次需要的强度,使学生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5. 简述创新的过程。

【答案】创新的过程包括:

(1)寻找机会

创新活动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存在于系统的内部,也可产生于对系统有影响的外部。

(2)提出构想

敏锐地观察到不协调现象的产生以后,还要透过现象究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 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消除不协调、使系统在更高层次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

(3)迅速行动

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创新的构想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逐渐完善,企业只有迅速行动才能有效地利用“不协调”提供的机会。

(4)坚持不懈

构想经过尝试才能成熟,而尝试是有风险的,是可能失败的。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

6. 简述领导的含义。

【答案】领导(leadership )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可以把领导概括为下列四层含义:

(1)领导是一种社会行为

领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领导活动都不会由单个人构成。只有领导者而没有被领导者就构不成领导。

(2)领导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领导的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领导的过程是指领导者向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以改变被领导者的行为,创造有利于领导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就其最终的结果来说,领导工作必须讲求有效性。

(3)领导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领导的过程是指领导者向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以改变被领导者的行为,创造有利于领导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就其最终的结果来说,领导工作必须讲求有效性。

(4)领导是一种有序的行为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激励、监督等一系列功能。领导过程的这些环节前后相连,紧密相扣,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使预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