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936管理学原理(专业学位)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的扁平结构

【答案】组织的扁平结构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而使团体组织紧凑而富有弹性的一种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一种静态构架下的动态组织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级型组织和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中,通过凝缩时间与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1)扁平结构的优点主要有:①由于管理层次较少,同锥型结构比较起来,它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 ②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 ③管理费用少; ④主管人员与下属能够结成较大的集体,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⑤主管人员领导较多的下属,工作负担重,因而更乐于让下级享有更充分的职权,各自独当一面,这不仅能激发下级的干劲,因而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提高管理能力,从而为培养干部创造良好条件。

(2)扁平结构的缺点主要有:①领导人员的管理幅度大,负荷重,精力分散,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具体的领导; ②对领导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而且管理幅度越大,要求就越严格、越全面。当缺乏这样的干部时,只得配备副职从旁协作; ③主管人员与下属结成较大的集体,固然有利于承当复杂工作,但同时,随着集体规模的扩大,协调和取得一致意见就会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的扁平化是当代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

2.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任务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的行为准则。其特征包括:

①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②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

③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软性管理为主:

④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3. 计划

【答案】计划是指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做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它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

(1)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①计划管理工作。管理学家基本上都认为,计划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 ②以规划、预算等为主体的具体的计划形式。它们是实施计划管理职能的书面文件。其实,计划工作和计划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计划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形成计划不仅是计划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计划执行的指南。

(2)计划的分类。企业计划根据计划的广度,可分为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根据计划的时间尺度,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根据计划的层次,可分为目的或使命、口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项目和预算等。

(3) 计划编制的主要步骤为: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行动计划→确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4.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一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钱皮博十提出。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简答题

5. 请简述你是如何理解“领导”这一管理术语的,为什么?

【答案】(1)领导是指运用各种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所认知的日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五个力一面:先行、沟通、指导、浇灌和奖惩。它的三个要素是: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既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 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来达到组织的目标。领导的职能归纳起来是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处理与人的关系; 处理与事的关系; 处理与时间的关系。

(2)被领导者追随和服从的意愿并非全部来自于制度权,更多的是建立在领导者个人影响权、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所以不能简单把领导与管理当成一回事,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但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两者分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6. 怎样评估现有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如何从组织外部招聘合适的管理人员?

【答案】(1)对现有人员的考评应该从贡献和能力两方面来进行。

①在贡献考评中要注意应尽可能把管理人员的个人努力和部门的成就区别开来,即力求在所辖部门的贡献或问题中辨识出有多大比重应归因于主管人员的努力; 贡献考评既是对下属的考评,也是对上级的考评。贡献考评是考核和评价具体管理人员及其部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

②由于管理人员的能力要通过日常的具体工作来表现,而处理这些工作的技术与方法,又很难与那些抽象地描述管理者素质特征或能力水准的概念对上号。因此,能力考评中要注意切忌只给抽象概念打分。

(2)考评的程序为:

①确定考评内容;

②选择考评者;

③分析考评结果,辨识误差;

④传达考评结果;

⑤根据考评结论,建立企业的人才档案。

三、论述题

7. 有人说,企业的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 又有人说,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除了创造利润之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答案】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 )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企业的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属于社会责任的古典观持有的看法,而“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除了创造利润之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是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持有的看法。我认为前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后一种观点表述合理。

(1)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财产的运用是深受公共利益影响的,法律和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迫使企业同时承认和尊重其他人的利益; 企业管理者应树立公司责任观,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促使公司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而且管理者应当自觉践行这种责任。

(2)企业应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

①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②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带动企业的雇员、企收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