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际金融1998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l .浮动汇率制和钉住(联系)汇率制。

2.什么是远期利率协议?

3.证券回购协议与二级市场的证券交易有何区别?

4.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5.什么是美国金融监管上实行的骆驼(CAMEL )评级制度?

6.西方投资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l .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2.西方商业银行“缺口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3.国际收支有哪些差额项目?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4.港元联系汇率制的运行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进展及其实现将对国际金融带来什么影响?

2.结合当前亚洲金融危机探讨我国如何采取有力措施防范金融风险。

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l .浮动汇率制和钉住(联系)汇率制。

答:(1)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先后都实现了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金平价,不再规定对外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 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从总体上看,浮动汇率制相对固定汇率制有以下特点:a. 汇率形式多样化;b. 汇率不是纯粹自由浮动而是有管理地浮动;c. 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大;d.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元化的;e. 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

(2)联系汇率制(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指香港自1983年以来实施的港元与美元相挂钩的发钞和汇率制度(简称“联汇制”)。1983年10月1日,为稳定港元汇率,香港政府宣布实现联系汇率制,取代了自1974年以来实行的浮动汇率制。

这一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中包括两个平行的外汇市场,即发钞行与外汇基金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公开外汇市场和发钞行与其他挂牌银行因货币兑换关系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相应地,就存在两个平行的汇率,即官方固定汇率与市场汇率。从理论上讲,在市场汇率偏离官方固定汇率一定程度时,发钞行可以利用这两种汇率差进行套汇,从而迫使市场汇率接近联系汇率。这就是所谓的“套利与套汇机制”。香港货币当局正是利用这一机制来实现对于联系汇率的维持。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不仅是一种发钞制度和汇率制度也是货币当局唯一的货币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