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02综合考试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2综合试题

一、简答题(45分)

1.市场失灵

2.信息不对称性

3.技术替代率

4.产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

5.什么是统计分布中的“肥尾”(fat tail)?

6.请列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主要项目,并说明资产方与负债方的关系。

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人民币管理有什么规定?

8.什么是间接税?请列出我国间接税的四种。

9.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

二、简述题(40分)

1.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如何看待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水平?

3.定义并图示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并用这个原理说明我国降低关税的经济学意义。

4.我国的财政风险有哪些?

三、论述题(15分)

你认为应该怎样减持国有股才能保持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2综合试题

一、简答题(45分)

1.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如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公共部门的健全和发展;许多市场属于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无法靠市场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均衡不能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控制或消除各种经济活动可能带来不良的外在效应等等。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2.信息不对称性

答: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可看作是信息不完全中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例如,工人比雇主更清楚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厂商比消费者更了解自己产品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