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美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

【答案】西方文化是由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作为强大的精神动源而运作的

(1)希腊式的美学价值:希腊人向西方艺术提出了一种“古典美”的理想典范,这一理想典范所包孕的美学价值可以体现为以下三个观念。

①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

②希腊人认为人体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

③希腊式的古典美学价值还表现为一种强调多样统一的形式观念。

(2)基督教的美学价值:西方文明的另一精神动源是基督教。基督教向西方艺术提供了一种与希腊古典美学价值大不相同的美学价值,它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观念。

①希伯来的超绝宇宙观和上帝的绝对美;

②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

③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

西方艺术倾向于把外在的作品而非内在的心境视作实现上述美学价值的依归。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以其不同的精神取向代表西方人有时想合有时截然对峙的精神追求,表现在艺术文化中,则分别体现为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和精神,影响、规范着西方艺术家的美学追求。

2. 简述美术的创作过程。

【答案】美术的创作包括构思、转化、创作的过程。

(1)构思的过程

美术的构思过程中,想象的进行决定于作者的“情”和“意”。“情”是指作者的个人感觉和风格个性,“意”是指作者进行创作的思想和心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通常会影响美术创作中的想象,只有这样,创作过程中的想象采不会背离艺术创作的主旨。

(2)转化的过程

在美术创作的转化过程中,作者首先要把开始时的想象变成能激发创作灵感的初级意向,接着作者要进行初级意向的不同层次的艺术加工,最后逐步塑造艺术形象。在转化过程中,需要创作者培养优秀的才学并构思出良好的主题。

(3)创作的过程

一幅作品有很多有形之处,如笔法、布局等,每一幅作品都富含有形有质的画面。由于美术作品是作者用来表现自身思想和情义的,因此,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能通过其笔法和技巧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创作的过程是把“无”转变为“有”的过程。

3. 如何理解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答案】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在美术接受中的所谓“再创造”与“再评价”的接受现象是与人类和人类存在的历史性紧密相连的。

(1)美术作品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司地域的接受者,能超越作者的时代去面对无限的接受者。

(2)美术接受是的无限创造过程还依据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需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填补和具体化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完成这个召唤的结构。

(3)历史的发展是由先后之间的差异、区别、变化、不同所构成。社会制度、文化变迁等使得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由此,正是从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便构成了美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4. 试简述19世纪法国美术先后产生的重要流派和思潮,并概述其各自的突出特色。

【答案】19世纪的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重要的美术流派和思潮。

(1)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注重唯美与写实的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代表画家有维安、达维德、安格尔等。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它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浪漫主义美术家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代表画家有德拉克洛瓦、热里科等。

(3)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是欧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美术思潮。它是在同僵化的官方艺术和浪漫主义美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既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守旧和理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虚构和脱离生活。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提出了直接描绘当代生活和自然风貌的主张,以忠实地描绘生活真实为最高创作原则,作品具有真实性、思想性、批判性和民主性等特征,表现手法质朴、深沉。代表人物有库尔贝、米勒、杜米埃等。

(4)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腼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它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代表画家有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等。

(5)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或称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他们受到印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主张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主要理论有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主义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地存在了一个短时期,但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如“欧普美术”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6)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后印象主义”画家们反对分割色彩,大胆地采用平面的鲜明的色调,并且注重线的作用。他们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塞尚、高更、梵高等。

(7)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此派画家多用象征、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象,许多作品都表现幻想与梦境,甚至描绘黑暗与死亡、具有神秘色彩。这些作品脱离现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不满,感到无出路的世纪末精神状态。代表人物有夏凡纳、莫罗等。

二、论述题

5. 谈谈你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并指出它为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案】在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1)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

①艺术生产将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它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实践与物质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涵盖了艺术思维的整个过程,但它又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②艺术生产要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且不能完全遵循

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指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③艺术生产遵循精神性与物质性、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创造性与工艺性、个体生产与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