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978行政管理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信息采集
【答案】行政信息采集是指各政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行政信息用户的需求,从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信息选择、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即在“需求驱动”下,根据目的和要求将蕴涵、分布在不同时空域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行政信息采集和积聚起来的过程。行政信息采集是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信息的采集应当遵循职能原则、目的性与及时性原则、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则、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完整性原则、计划性与预见性原则。
2. 政府决算
【答案】政府决算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政府决算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批。审批政府决算就是对政府预算执行的最后情况进行一次总体的事后审杳。它包括中央级预算和地方总预算两部分。政府决算的重要内容包括:①政府诀算; ②行政事业单位决算; ③参加组织预算执行、经办预算资金收缴和拨款的机构也要编制年报和决算。
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年终总结,而国家决算则为下一年的国家预算提供参考,使得国家预算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3. 公共危机管理
【答案】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危机前的预警管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理,以及危机后的善后处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行为。危机管理的任务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处理事故、控制事态、协调关系和重塑形象。公共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的特殊类型,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整合公共资源,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弧公共危机的一种动态的、全方一位的管理过程。
4.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常任
【答案】职务常仟制是某些国家官员仟用的一种制度。现代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对文官实行常仟制。文官经考试录用任职后,除因辞职、过失被辞退或免职、退休、死亡外,一般均长期任职; 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违背个人意愿,强行免职、休职或辞退。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常任既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连续性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容易导致公务员队伍的人浮于事与不思进取,互相扯皮的现象。因此,应该对公务员队伍进行分类管理,对一些技术性的职务应实行聘仟制。
5. 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
【答案】现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又称机关事务管理,是指机关内部为保证本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对包括物资、财务、环境、生活以及各种服务项目在内的事务工作的管理。后勤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为机关各部门以及领导者与公务人员提供工作、生活条件,并保障各项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住房、交通、饮食、医疗、物资供应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活后勤管理、服务后勤管理和接待工作管理。
6. 正式评估
【答案】正式评估是指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获取关于政策运行结果方面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的一种评估方式。它对运行结果的评估是建立在政策计划目标己经被政策制定者和计划管理人员正式宣布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假设是:正式宣布的目的或目标是这些政策或计划价值的恰当测度。
正式评估是主要针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而定,它要求有正式的评估人员、经费和设施方面的保证,能够掌握较为充分的评估程序,采取科学严谨的评估手段进行评估。正式评估中需要按照事先制订的完整的评估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其主要形式包括“总体评估,,和“形成评估”两种。
7. 政府形象管理
【答案】政府形象管理,是指政府为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而采取的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行为。政府形象管理是系统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形象调查。涉及政府静态物质载体形象、动态行为形象与深层次精神理念形象等方面内容; 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具体环节:政府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政府实际形象评估和政府形象差距分析。②政府形象塑造。政府公关人员应据特定形象目标,分别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播沟通媒体; 针对小同公众对象和任务,选择恰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③形象评估与检测。目的是评估政府形象管理的效果,评估检测政府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总结法、公众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
8. 运作效率
【答案】运作效率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改进运作效率需要考虑四个问题:控制、灵活性、协调与激励。
二、简答题
9. 人事管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案】人事管理原则,是指对人事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准则和要求,是人们对人事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和概括。从我国人事管理的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考虑,应当遵循以下一些主要原则:
(1)任人唯贤原则
任人唯贤,是指在选拔任用行政人员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反对任人唯亲。德才兼备,是要求行政人员既有德,又有才。“德”是指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派的思想作风和旺盛的革命精神等。“才”指行政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行政人员掌握较为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真才实学和开拓精神,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才能切实保证行政人员素质的优化,才能有效提高行政工作质量和行政效率。
(2)适才适用原则
适才适用,是指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能力、志向和条件,安排相应的职位,各随其志,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献其功。实行这一原则,是要扬长避短,量才使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把每个行政人员放到最适合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实行这一原则,还须坚持人事结合,做到“因事用人”,反对“因人设事”。
(3)晋升唯功原则
晋升唯功,是将行政人员的工作成绩和贡献作为评价、奖励、晋级、晋职的主要标准。有成绩者奖,有贡献者升,成绩突出者重奖,有重大贡献者越级晋升。晋升唯功,就是在行政人员的职务晋升条件上,不能唯年龄论,不能唯学历论,也不能唯经历论,必须注重实绩。因为工作实绩,是行政人员德才的集中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优良思想政治素质和真才实学的人,必然创造出优异成绩。在人事管理中,能否贯彻晋升唯功原则,是衡量行政人员晋升制度是否公平、合理、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是能否真正实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4)智能互补原则
一个行政组织机构要发挥较好的效能,就要合理地配备各种人才,形成最佳结构,使具有不同年龄、专业、知识、能力、特长、爱好、心理、生理特征的行政人员,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发挥群体优势,出色地完成行政仟务。行政管理实践证明,在各种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队伍,特别是行政领导班子配备得好,就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能; 反之,就会产生不停的“内耗”,出现一加一小于一或等于零的后果。智能互补,决非随意凑合,而是根据每个行政机构的性质、任务、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慎重选择,科学安排,合理配备,形成最佳的行政人员群体结构,保证行政下作有效、协调进行。
(5)积极激励原则
在人事管理中应充分重视和采用激励。因为,人是乐于工作的,是有进取心和有抱负的,也是有很大潜力的。用人之道就在于通过积极的激励,充分利用人们的进取心理,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事管理中,应根据一定时期人们需要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满足的程度,采用适当、有效的激励方法和措施,充分发挥行政人员的潜在能力,使其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与积极激励原则密切相联系的是赏罚分明原则。在实际行政工作中,奖赏和惩罚是不可偏废的,该奖的则奖,应罚的则罚,各有其作用。贯彻赏罚分明原则,就是要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