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音高? 如何表示音高与频率的关系?
【答案】音高是一种听觉的主观心理量。当声音频率由低到高变化时,听觉便产生一种相应的由低到高的不同程度的音高变化。声音频率直接制约着音高。
音高随着声音频率变化,两者间的关系可以用音高量表表示。这个量表的建立,可采用两种心物量表法:多分法和等分法。多分法让听者将一可变纯音的音高,调到标准音高一半。再给标准音以不同的频率,直至包括整个可听范围的频率。等分法是给听者一个高频声和一个低频声S 1、S 5,让他在两者之间调出3个音S 2, S 3, S 4使相邻两音,即S 1和S 2, S 2和S 3和S 3、和S 5的音高的距离相等。两种方法所确定的音高量表很一致。
2. 试举一个或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注意的功能。
【答案】上班开车去往单位的途中,当开到十字路口时,如果遇到红灯,你会感到警觉,并且赶紧刹车,等绿灯亮之后再驾车,而如果遇到的是绿灯则直接行驶。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红灯和绿灯都是警觉的作用; 而看到红灯停车和看到绿灯开车,这二者分别作不同的反应,注意起到了定向的作用; 同时当你踩刹车和松开刹车行驶的时候又包含了注意的执行控制功能。
3.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包括哪些理论? 分别用什么实验验证? 这些理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案】(1)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包括三种,分别为: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晚期选择模型(反应选择模型)。
(2)三种过滤器理论的验证实验
①早期选择模型采用双耳分听实验验证。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分别听到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要求被试或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或是以双耳同时接收的信息顺序成对再现,或是随意再现。
②中期选择模型采用追随耳实验验证。即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
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朵的信息。这两个耳朵被分别称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③晚期选择模型采用双耳识别实验验证。即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耳听到随机呈现的靶子词时,要分别作出反应。
(3)三种过滤器理论的不同点
①早期选择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
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并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信息再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于高保真听力设备中的交叉滤波器。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②中期选择模型重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 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
③晚期选择模型,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
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4. 试分析公平与不公平对移情的影响。
【答案】Singer 等人(2006)进一步研究移情反应是怎样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调节的,即怎样受公平与不公平的感受调节的。
(1)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的游戏
a. 游戏目的
通过连续重复的囚徒两难游戏,被试确定哪一个实验者同伙是公平的,哪一个是不公平的。 b. 游戏过程
采用囚徒两难游戏进行。每次游戏中只有两个人:被试A 和实验者同伙B. 实验者同伙有两个,分别扮演值得信赖的和不值得信赖的人。每次游戏中,被试与实验者同伙各有10元钱,如果A 信赖B. 而B 也信赖A , 那么,两个人都会大大增加钱数。游戏中,A 首先做出决定,如果A 信赖
B. 把10元钱都送给B ,按照游戏规则,此时A 给B 的10元钱将增加3倍变成40元,这样,B 就有50元。然后,B 可以选择返回较多的钱,如25元给A (诚实可信行为),也可以选择返回一点点钱,如1元钱(不诚实可信行为)。在第一种场合,两人各得25元,在第二种场合,B 得49元,而信赖B 的A 只得1元; 另一类游戏结果是,A 不信赖B , 不把钱给B ; B 当然也不信赖A ,不把钱给A. 这样,每人各有10元钱。
②实验
被试共32人,男女各半。
①对被试及两个实验者同伙的右手背施加低强度的电刺激(无痛条件)或高强度的电刺激(疼痛条件)。通过镜子等实验设备,被试可以看到自己的手以及两个实验者同伙的手。
②实验指示图标告诉被试,高或低电刺激将要施加给谁,即施加给自己(自我)、公平的实验者同伙,或不公平的实验者同伙。在施加电刺激的同时扫描被试大脑。
③扫描完毕,被试回答移情量表中的问题,并对高低电刺激的强度作出等级判断,对两个实
验者同伙的喜爱程度作出评定,以及对自己报复两个实验者同伙的欲望的强烈程度作出评定。
(3)实验结果
fMRI 显示,男女被试在看到公平的人疼痛时均激活了前扣带回和前脑. 鸟,但是,男被试在看到不公平的人疼痛时上述脑区的激活显著降低。这表明至少男性的移情反应是由评价别人的社会行为调节的。
(4)实验结论
公平与否的社会交往影响了人们情感联系的性质,即合作行为(彼此信赖)培育了这种联系(移情),而自私行为则危害这种联系。男性被试报复欲望评定得分与伏隔核(与奖励过程有关的脑区)的激活有显著相关。
5. 色子游戏的一般规则是怎样的? 怎样定标准可以使猜对的百分比超过50%?
【答案】(1)色子游戏的一般规则
一次掷3颗色子,2颗是正常的,即每个面有一个数字,依次是1到6。第三颗是特殊的,3面写0,另3面写3。你的任务是猜测,特殊色子的哪一面朝天? 是写有0的一面,还是写有3的一面? 在猜以前,伙伴告诉你3颗色子朝天的数目的总和。
(2)定标准
根据3颗色子数目构成8的情况,分别列出来。
①当色子总和为2、3、4,猜特殊色子为0。
②当色子总和为13、14、15时,猜特殊色子是3。
③5~12之间时,当总数为8以下时,猜0对的概率可以超过50%。当总数大于9时,猜3对的百分比可以超过50%。
6. 斯滕伯格如何运用加因素法证明了短时记忆信总提取过程中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
【答案】斯滕伯格通过“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这一使用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典型实验,证明了记忆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
(1)实验的一般程序
首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定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提取以及提取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
(2)实验步骤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斯滕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发现四个独立因素的实验可以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分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