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个残疾人的幸福,影响着他身后一个家庭的幸福。截至2010年底,中国肢体残疾人数为2472万人,占残疾总人数的29%,占全部残疾类型的首位。以往针对残疾人的研究大都采用定量研究,无法全面了解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服务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投射测验、自陈量表及质性研究等三种研究方法对肢残人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服务需求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西安市莲湖区肢残人士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莲湖区肢体残疾人士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实证研究,分为三个子研究,研究一通过探讨房树人(H-T-P)测验的绘画特征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关系,以期了解房树人测验在肢残人士中的应用前景,并为肢残人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提供新的途径。研究工具为房树人(H-T-P)绘画测验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被试是西安市莲湖区残疾人联合会登记在册的83名肢残人士。房树人(H-T-P)测验的绘画特征分析和编码采用已有研究中提出的43个绘画特征,依据评定手册进行评定。
研究二的目的是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肢残人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情况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研究三通过对6位残疾人、2位残疾人心理工作者以及1位残联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研究主要探讨了影响肢残人士心理健康的因素、肢残人士的心理特点以及肢残人士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和需求。
第二部分从政府、医院、心理机构、科研机构、社区等方面出发提出肢残人士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的设想。
本研究共得出以下结果:
1.房树人(H-T-P)测验在实际应用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以及偏执等6个因子与症状自评对应的6个因子有明显的相关,说明投射测验适合肢残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2. 肢残人士的社会支持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并且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表现为症状自评的总分会随着社会支持的评分的降低而升高。
3. 影响肢残人士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分为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三方面,其中家庭和社会尤为重要;肢残人士的心理特点为敏感、脆弱、自卑及自尊心强;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需要以知识普及与融合心理服务为主,满足肢残人士心理健康需求。
总体而言,提升肢残人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是促进肢残人士的社会融入,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与帮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