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826旅游综合之《旅游学概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全球国际旅游人次中,近距离的国际旅游何以会占绝大比重?
【答案】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通常都遵循先近后远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发现,除了极个别的小国之外,国内旅游活动的规模总是大于出国旅游活动的规模,并且近距离旅游的客流量总是占据很大的比重。
形成近程旅游所占比重较大的基本原因包括:
(1)旅行距离近,交通费用较小。这意味着,在近程旅游方面,拥有这种支付能力的人数无疑较多,因而需求量较大。
(2)往返的旅程时间较短。这意味着,在近程旅游方一面,拥有时间条件的人数较多,特别是寻常周末休假时间也可用于出旅游,因而需求量较大。
(3)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比较接近,易于适应。由于地缘和文化相近,旅游客源地社会与旅游日的地社会之间的社会文化障碍较小,因而乐于互访的人数较多。
(4)在旅行手续以及交通情况方面相对便利。就国际旅游而言,很多国家对邻国居民的旅游来访都实行免办签证或者只需在入境口岸办理简单的临时签证。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通常无需办理旨在准入的履行手续。此外,由于距离较近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条件通常都比较便利,因而来往旅游者人数众多,甚至会有很多自驾车旅游者。
2. 简述划分旅游市场的常用标准。
【答案】可用于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依据很多。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经营实践,这些依据基本上可归纳为四大类,即:地理因素、旅游消费者特征、需求或购买行为特点以及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对旅游实业界最为常见的市场细分方法作如下介绍:
(1)依据地理因素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用作旅游市场划分依据的地理因素有若干不同的表现形式。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常常会以旅游客源产生的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这类地理因素为依据,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①就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划分而言,用作市场划分依据的这类地理因素可以是洲别、世界大区,也可以是国别或地区等等。
②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划分而言,用作市场划分依据的这类地理因素通常是地区、省(州)、市等行政区域。
对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来说,通过对客源市场作这类划分,不仅有助于了解来访旅游客源的分布状况,而且还会促使营销者进一步分析和发现为什么某终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较多,而另‘此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较少的原因,从而为制定自己的旅游营销战略和旅游营销决策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2)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征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①来访游客的人日学特征,即有关的人日统计因素,如年龄、性别等。
②游客前来访问的目的,如消遣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等。
③游客来访的旅行方式,如航空来访者市场、游船来访者市场等。
④来访游客的活动形式,如团体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等。
当站在旅游目的地的立场去划分旅游市场时,通常多是以地理因素为依据。对于微观层次上的旅游企业来说,则更宜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技术特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
二、论述题
3. 帕洛格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小同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思想和行为上分别有哪些特点? 认识这一理论的意义何在?
【答案】帕洛格以数千名美国人为调查样本,对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及其与出游目的地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帕洛格依据旅游消费者所属的心理类型。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别。
(1)其中最主要的三种心理类型和特征分别表现在:
①依赖型一一自我中心型
属十这种心理类型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a. 思想上封闭而保守、谨小慎微、多忧多虑、缺乏自信、不爱冒险;
b. 行为上表现为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愿意听从公众人物的建议,或仿效他们的行为、偏好购买流行品牌的消费品、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
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倾向于选择那些距离比较近、自己对该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倾向于选择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对于自己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多会经常故地重游。
②冒险型一一多中心型
属于这种心理类型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a. 思想上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充满自信、喜欢挑战、对待生活有个人主见;
b. 行为上多表现为喜新奇,好冒险,活动量大,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和相处。
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强烈偏好那些环境独特、尚未充分开发、依然保留其原始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不愿意随大流去那些脍炙人口的旅游热点。
③中间型一一Mid--centric
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人格特征和思想行为特点等方面的表现介于上述两个极端类型之间。帕洛格心理类型模型反映出,在这个心理类型连续系统上,一个人所属的心理类型距冒险
型越近,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2)对于这一理论的认知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
根据帕洛格的这一理论,对于一个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来说,最初所能吸引来访的游客主要是那些属于冒险型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因为此时选择去该地旅游,在很人程度上意味着冒险,而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所寻求的恰恰是“冒险一探索”类的旅游活动。继他们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心理类型的旅游者会逐渐地陆续跟进。当该旅游目的地步入成熟期,特别是形成旅游热点时,所能吸引来访的游客则会转为主要是那些心理类型偏向于依赖型的旅游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冒险型心理类型的旅游者会逐渐失去对该地的兴趣,转而去另寻那些尚未充分开发、依然保留其原始肚力的旅游目的地。
4. 通过了解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可得出哪些认识或结论?
【答案】通过了解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可得出的认识或结论主要有:
(1)不宜因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溯源于古代的旅行活动,便将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等同于现今意义的旅游活动。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小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外出远远不是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的商贸日的、出于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与接触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促成了旅行活动的规模发展。
(3)旅行方式的进步不仅使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为增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4)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团体旅游活动普遍为后来的人们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5)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衍生结果,旅游活动能够得以增长的基础在十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基本规律对于全球旅游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需求的发育和成长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5. 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答案】可持续旅游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对待旅游经济开发活动,质疑旅游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必要性,并要求确保旅游接待量或旅游活动的规模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社会的生活质量;
(4)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可行的环境质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