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农学院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会计主体

【答案】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和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定是法律主体。

2.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现金,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答案】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

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它不仅包括“现金”科目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己知金额现金、价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3. 利润

【答案】利润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简答题

4. 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报表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之间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是总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财务报表,它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负债表的整体结构是根据“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设计的,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 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资产一方的项目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的项目均按流动性由强到弱,从上至下排列。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可以分析和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还可以把当期与前期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在利润表中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以及据此计算得到的报告期的利润或亏损,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一种动态财务报表,它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据此可分析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成因,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其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变动有自身的特点,即提供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通过报告企业现金的来源、运用、净额的增减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流动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在一定期问内企业的现金来源、用途及现金余额变动的原因等信息。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联系

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则务报表,反映特定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的则务状况。利润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一定时期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经营成果最终形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利润表的影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就是所说的勾稽关系。用公式表达为: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损益一期末留存收益一期初留存收益。

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财务变动状况,这种变动状况集中体现在主体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上。财务状况变动的结果必然反映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之中。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结

果必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用公式表示为:特定会计主体的现金流量变化净额一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一期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

③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另外,利润表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通过营业收入、支出或净利润可推算出现金流出、流入情况。

5. 何谓财务报告要素? 财务报告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财务报告要素也称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也是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分为反映则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①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的主要特征有;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它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后的净额。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①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②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利润,指企业在—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6.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如何?

【答案】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由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与期初余额之和—般情况下要大于本期减少额,所以,这类账户如有余额,必定在贷方。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由于本期实现的收入要于期末全部转出,以便与相配比的费用相抵来确定当期利润或亏损。因此,收入类账户在期末经转销后通常也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或称转销额,由于与收入相配比的支出要在期末全部转出,以便与收入相抵,因此,费用类账户在期末经转销后通常没有余额。

利润类账户也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大致相同,账户的贷方登记利润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利润的减少额,期末余额方向不变,可能在贷方,也可能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