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现代派小说家的伍尔夫,抛弃了传统小说所关注的外在世界,而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也许正因如此,有的评论家认为她脱离现实生活,只专注于营造自己的象牙塔,而忽略了作品的现实性、社会性、批判性。但细读伍尔夫的作品,我们无时无刻不发现在那貌似支离破碎、毫无规则的表层结构下面隐含着作者对社会、对战争和男权主义的强烈控诉和有力批判。尽管在文学史上,许多卓越的作家也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反战的倾向。但值得重视的是,伍尔夫总是将对战争的批判与男权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从性别的角度提出其独到的见解。《达洛维夫人》与《三个基尼金币》则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本文主要针对这两部反战作品,从女性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战争对人类尤其是对女性所造成的无法弥合的伤害。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伍尔夫在其作品中提出的独特的救世方案——企图用女性的抚慰力量来拯救人类,从而达到其批判战争与男权主义的目的。从男女两性性格形成的心理过程来看, 女人更注重人与人的联系,人与人的交流,更具有一种凝聚力量。战争不仅使伍尔夫的作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也催生了其现代主义意识流叙事技巧。因此,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不但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论。简要介绍伍尔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社会背景。接下来是文献综述部分以及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伍尔夫的反战思想。众所周知,伍尔夫不仅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同时她又是位战争小说家。在其主要作品中,我们无疑会发现她对男权主义的批判是与她对军国主义战争的控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章主要分析伍尔夫反战及其女权主义思想的根源以及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其反战宣言《三个基尼金币》重新进行了阐释。第二章通过其反战小说《达洛维夫人》来反映作者对战争及父权制的有力控诉。这一章对该小说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小说中三位女性的视角来揭示战争给女人带来的创伤。第三章论述伍尔夫提出的救世方案。本章首先对男女两性性格形成心理过程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强调女人的凝聚力。接下来阐述女性的拯救与抚慰力量在《达洛维夫人》中的体现。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通过对伍尔夫两部主要反战作品的分析,呈示出她对所处时代整个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极大关注和深刻思考,并从女性的视角提出了其独特的救世方案。研究伍尔夫的意识流作品,不仅能够欣赏到她那精湛的意识流写作技巧,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其隐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