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路径研究

关键词:生态足迹;碳足迹;水足迹;生态文明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摘要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下同)被录入到参加省区当中。新疆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即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我们要高度重视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观念,从而促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本研究基于足迹家族法,通过生态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三种方法相结合,分析新疆及各市)州、地区(的自然资本供需平衡、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生态压力指数、温室气体排放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为基础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试用),全面评价新疆及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区的划分,提出适合不同类型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主要结论如下:

(1)1990~2013年,新疆生态压力等级从1990年的较低(Ⅰc)逐渐变为2013年的中等(Ⅱb),由较高生态安全逐渐变为中等生态安全状态。从空间上看,昌吉和巴州生态压力最低,生态环境最安全,为极低(Ⅰa);哈密、塔城、阿克苏、阿勒泰、博州为很低(Ⅰb);伊犁县市、克州、喀什、和田为较低(Ⅰc);吐鲁番为中等(Ⅱb);其余2个地级市为极高(Ⅲc),生态压力最大,生态环境最不安全。

(2)1990~2013年,新疆温室气体排放等级从较低(Ⅰc)逐渐变为中等(Ⅱb),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越来越严重。从空间上看,和田、喀什、克州、伊犁县市、阿勒泰、博州温室气体排放等级为较低(Ⅰc);塔城、巴州、阿克苏为中下(Ⅱa);哈密为较高(Ⅲa),吐鲁番为很高(Ⅲb),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为极高(Ⅲc)。

新疆人均水足迹呈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69%,水资源压力由中等(Ⅱb)变为很高(Ⅲb),说明新疆水资源压力越来越大。14各市(州、地区)中乌鲁木齐、吐鲁番、和田、哈密、阿克苏、喀什、昌吉等地区的水资源压力为极高(Ⅲc);克拉玛依为很高(Ⅲb);塔城、博州为较高(Ⅲa);巴州、阿勒泰、伊犁县市为中等(Ⅱb);克州等级为很低(Ⅰb),是水资源压力最小的地区。

(4)1990-2013年,新疆生态文明指数从较高(Ⅰc)逐渐变为中等(Ⅱb),这些年来新疆的生态文明水平不断下降。各地区中克州、伊犁县市、阿勒泰、巴州的生态文明指数为较高(Ⅰc);博州、塔城、和田的为中上(Ⅱa);喀什、阿克苏为中等(Ⅱb);哈密为中下(Ⅱc);昌吉、吐鲁番为较低(Ⅲa);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为很低(Ⅲb),是生态文明水平最差的地区。

(5)按生态文明等级划分标准将全疆划分为3大类型区,Ⅰ类型区:生态文明等级均为很低(Ⅰb)和较高(Ⅰc),是全疆生态文明水平最好的地区,包括克州、伊犁县市、阿勒泰和巴州,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建立协调、高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Ⅱ类型区:生态文明等级分别为中上(Ⅱa)、中等(Ⅱb)、中下(Ⅱc),生态文明水平在全疆处于中等水平,包括博州、塔城、和田、喀什、阿克苏、哈密,今后尽量发挥优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时构建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Ⅲ类型区:生态文明等级均为较低(Ⅲa)、很低(Ⅲb),是全疆生态文明水平最差的地区,包括昌吉、吐鲁番、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未来的发展步伐中推进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