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709单独考试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企业财务报表也称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编制财务报表,对于改善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经济决策环境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并不是企业“经济真实”的真正反映,财务报表本身也存在众多的局限性:①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未来信息的相关性较低;②现行财务报表主要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③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需对许多事项进行估计,从而给人为操纵会计报表数据提供了机会,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④稳健原则要求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资产和收益,而使报表数据不实。
(2)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共同的比较基础。财务比率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财务比率等财务指标只有与特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之后,才能作为判断的基础。财务分析的标准包括:①定量标准,包括企业的历史指标、企业的计划指标及行业标准;②定性标准,是指那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规定、计划和目标等。
(3)正常经营事项与非正常经营事项
正常经营事项是指企业只要持续经营,这些事项就会持续发生,如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经营事项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事项,如接受捐赠、自然灾害等。这两类事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类事项的不同影响。
(4)报表数据必须结合附注内容进行分析
报表数据是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用货币高度概括的结果,数据是报表项目的总括概念。如果单纯用总括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无法得到决策有用的信息。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必要补
充和说明,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将报表数据与附注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才可能获得相关信息。
(5)企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认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企业业绩的不同影响,对合理评价企业和管理人员的业绩是十分必要的。
(6)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
用于公布目的的财务报表一般都需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审计可为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提供合理的保证。因而,财务报表分析应当结合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
综上所述,由于财务报告主要是通过分类的方法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缺乏一定的综合性,无法深入地揭示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能力,无法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因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应注意以上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2. 什么是现金流量? 其构成内容是怎样的?
【答案】(1)现金流量是指一个投资项目所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増加的数量。现金流量是西方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应用现金流量概念,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现金指的是项目发生的所有货币资金和项目需要投入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2)现金流量的构成可以按现金流量发生时间序列和按现金的流入、流出两种方式表述。按现金流量发生时间序列,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初始现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有时也称初始投资,一般包括:
a. 固定资产投资额,包括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安装费、运杂费等,为现金流出。
b. 流动资产投资,指由于项目完成投入使用而发生在对材料、在产品等流动资产方面的投资,为现金流出。
c. 机会成本,即由于某些原有固定资产用于此项投资而不能转作他用而失去的收入。这种成本虽未付出现金,但相对减少了现金收入,应视同现金流出。
d. 其他投资费用,是指与投资项目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等,为现金流出。 e. 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投资时变卖原有固定资产所得的现金收入。
②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成投入使用后,在寿命期间内由于正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量。这种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这里的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出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支付的税金。一般地,年现金流量可用公式表示为:年营业现金流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付现成本是指需要每年支付现金的销货成本。销货成本中不需每年支付现金的主要是折旧费,于是有:付现成本=销货成本-折旧。因此,年营业现金流量也可以表示为:年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折旧。
③终结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是投资项目经济寿命终结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a.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或残值收入。
b. 原有垫支流动资产的现金回收。
c. 停止使用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按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表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和完成,都必然发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通过计算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来计算现金净流量,可用公式表示为: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一般包括:①投资项目完成后的营业现金收入。②固定资产售出时的变价收入或报废时的残值收入。③收回的流动资金。现金流出量一般包括:①
固定资产上的投资。②流动资产上的投资。③营业现金支出,如固定资产使用中支付的维护、修理费用。
3. 简述影响筹资组合的因素。
【答案】企业的筹资组合是指企业在资金总额中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各自占有的比例。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宄竟有多少用短期资金来筹集,多少用长期资金来筹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来作出最优决策。
(1)风险与成本。一般短期资金的风险比长期资金要大。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风险差异,导致它们利息成本的差别,长期资金的成本比短期资金要高。
(2)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行业的经营内容不同,企业的筹资组合有较大差异。
(3)经营规模。企业的经营规模对筹资组合也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越低;反之,企业规模越小,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高。
(4)利息率状况。当长期资金的利息率和短期资金的利息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资金,较少使用流动负债;反之,当长期流动资金利息率远远高于短期资金利用率时,则会促使企业较多地使用流动负债,以便降低资金成本。
4.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是怎样的? 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为了获得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佳经济效果,在投资以前,要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宄,或称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可行性研宄的程序是:
①机会研宄,即对投资的方向提出建议,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
②初步可行性研宄。初步可行性研宄是介于机会研宄和可行性研究之间的一个步骤,与可行性研宄的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占有资料的粗细程度不一样。初步可行性研宄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投资项目的生命力作粗略的评价,确定是否应继续进行可行性研宄。如果结论是肯定的,就进行可行性研宄。当机会研宄具有足够的工程资料确定投资项目的发展前途时,也可以直接进行可行性研宄。
③可行性研宄。可行性研宄是在初步可行性研宄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要求掌握足够的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对未来产品的产量、成本、销售价格、收益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其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确切、全面的依据。
④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可行性研宄的结论报告,它的重点是对投资项目作出评定和投资决策。
机会研宄、初步可行性研宄、可行性研宄和评价报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它们研宄的深度和可靠程度有所不同,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对拟建项目未来的成败作出有根据的技术经济分析和预测,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可行性研宄的主要内容有:
①市场研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的结构和需求、竞争情况、产品的弹性价格对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