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应用心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 )。

A. 测验题目

B. 信度证据

C. 效度证据

D. 测试对象

【答案】A

【解析】一般测验指导手册包含对以下问题的说明: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依据,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方法,常模资料及信效度资料。

2.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

A. 比较组织者

B. 观念固着点

C. 关系类属者

D. 符号中介物

【答案】B

【解析】固着观念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能为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联系提供切入点的具有的相关观念;线性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 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答案】C

【解析】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也就是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因此答案是C 。

4. 下列关于能力发展与知识获得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能力发展慢,知识获得慢

B. 能力发展慢,知识获得快

C. 能力发展快,知识获得快

D. 能力发展快,知识获得慢

【答案】B

【解析】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能力发展和知识获得不同步,知识获得快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要晚。

5. 对儿童脑电变化的研宄表明,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为( )。

A.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B. 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C. 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D. 额叶—颞叶—顶叶—枕叶

【答案】A

【解析】脑区成熟过程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相吻合,即从控制低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到控制高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儿童大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6. 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

A. 社会起因

B. 个体起因

C. 婴儿期的发展

D. 青少年期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维果茨基更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资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一一历史发展的产物,他提出了社会文化一一历史发展观。

7. 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

A.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同时性与继时性

D. 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

【答案】B

【解析】卡根等人(1964)把认知风格分为2种:冲动型和沉思型。

8. 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

A. 大脑皮质增加

B. 大脑单侧化

C. 脑重的増加

D. 脑电的变化

【答案】D

【解析】脑电的变化常作为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实,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脑电活动开始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形成睡眠和觉醒的脑电图。其中,同步节律波a 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9. 强调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维系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布鲁纳

B. 奥苏泊尔

C. 马斯洛

D. 罗杰斯

【答案】D

【解析】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10.在2X3的实验设计中,研宄的因素有( )。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解析】代表的是本实验设计中有两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第二个因素有3个水平,整个实验由此有6种实验处理。

11.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 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 )。

A.0.70

B.0.75

C.0.80

D.0.85

【答案】B

【解析】利用分半法计算测验的信度,可能会低估原长度测验的信度,所以需要用斯皮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