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安国军政府

【答案】安国军政府是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成立的军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占领徐州。张作霖企图保有黄河以北地域,1927年6月初,武汉国民政府的军队占领郑州,以维持统治

,自命为安国军海陆空大元帅。地位,于6月18日成立安国军政府,公布《军政府组织令》《军政

府组织令》规定,“陆海军大元帅于军政时期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1928年4月,在二期北伐的攻击下,奉军全线崩溃。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

2. 满铁

【答案】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从1906年~1945年在中国东北存在的一家日本特殊公司。它是日本经营满洲的核心,在极盛期里握有了80多家关联企业的股权。南满洲铁

,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侵略。因此满铁也被道株式会社曾被称为“旧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

称为“殖民会社”。

3. 《秦土协定》

,是察哈尔省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关东军特务机关长【答案】《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

土肥原贤二于1935年6月27日在北平达成的协定。其主要内容为:①中方担保今后日本人在察哈尔可以自由行动; ②成立察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 ③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移民; ④解散察哈尔排日机构。《秦土协定》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主权,也丧失了察省疆土的70%~80%。这一协定与《何梅协定》一起为日本吞并中国华北大开了方便之门。

4. 南昌起义

【答案】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为挽救革命失败而决定发动的,具体领导者有周恩来、朱德、叶挺、叶剑英等。8月1日2时起义开始,数小时后,胜利占领南昌城。起义成功后在南昌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委

,成立了以共产党人为核心,有国民党“左派”人员及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

,通过了《联席会议宣言》和《中央委员宣言》士参加的领导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8月3日至7日,起义军按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南下,随后接连遭受敌人攻击。根据中共中央

指示,起义主要领导人分批撤离部队,周恩来取道香港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工作。起义军一部进人海陆丰地区; 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进入湘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次起义由于缺乏坚持革命的经验等原因,在进入广东后遭遇强大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5. “两个凡是”

【答案】“两个凡是”是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提出和实行的错误方针。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公开

“两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个凡是”提出后,遭到邓小平、陈云等人的坚决反对,并引发了全党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6. 中共三大

【答案】中共三大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

,仟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三大的不足在于,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土地问题和建立革命军队问题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

7. 欧事研究会

【答案】欧事研究会是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了欧事研究会。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黄兴为名誉主席,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8.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分析20世纪20年代湖南农民运动的一篇重要著作,发表于1927年3~4月的《战士》周报。文章强调农民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对中国农村的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做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占农村人口70%的贫农,才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从对农民和农村土地问题的分析中,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9. 四一二政变

【答案】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共政变。1927年4月12日凌晨,由白崇禧坐镇上海指挥,杨虎、陈群等具体配合,首先出动帮会流氓,冒充工人. 袭击了闸北、南市、沪西等地的工人纠察队。军警以调解工人“内江”为名,强行收缴“双方”枪械,打死打伤工人300余人,并强占上海总工会。次日,工人罢工抗议暴行,其中6万多人前往驻军司令部请愿,行至宝

,大批共产山路时,竞遭周凤岐军的机枪扫射,死100多人。14日,上海军警开始全面“清党”

,建立国民政党员和革命者被捕,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被查封。18日,蒋介石通电拥护“清党”

府,定都南京,形成宁汉对峙。

10.七一五分共

【答案】七一五分共是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共事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集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制裁”共产党人,正式做出关于“分共”的决定,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确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随后,武汉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各部纷纷发出通告、训令,取缔共产党和一切革命活动,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大屠杀。汪精卫集团举行的反共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二、论述题

11.简述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具有投机性和反动性。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逐渐将其政策重点转移到反共反人民方面。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其政策转变的重要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整顿党务,研究如何与共产党作积极斗争。在抗战问题上,蒋表示只要能保存华中华南就可与日罢战言和。并希望通过整理党务来强化国民党,加紧进行反共斗争。会议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的方

针,设立了“防共委员会”。并决定设置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党政军的指挥,由蒋介石任委员长。

(2)影响: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战略调整的标志性会议。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革命力量发展较快,也由于日寇灭亡中国的策略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这就使得国民党蒋介石虽然积极推行反共政策,却不敢赤裸裸地破裂国共合作,虽与日妥协,却不敢实行。这种既抗日又不积极作战,既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国共合作的两面政策,就是五中全会以后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基本特点。

1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是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③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是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