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家统考科目题库>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题库

问题:

[多选] 对城乡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救助的对象具体包括()。

A . 仅针对农村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
B . 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
C . 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
D . 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E . 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

某地发生地震灾害后,当地县政府收到了大批捐献资金和物资,县政府在处理其捐助物资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用捐款购买了部分政府办公设备。 使用其中的部分资金垫付了政府人员的通信补贴。 用捐款购买了大批医疗药品。 将其捐助的某些物资交给县慈善协会使用。 将其接到的捐助物资分发给灾区群众。 享受农村五保待遇的8岁孤儿孙某因迷路来到某县城里,后沿街乞讨,被人发现后带到救助站,孙某遂向救助站寻求救助,救助站为其提供了住所和食物,在第16天知道孙某的家庭所在地之后,给他订购了返乡车票,让他返回家乡。以下说法恰当的有()。 救助站不应向孙某提供返乡车票。 孙某符合享受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救助站应先为孙某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救助站应先向其询问清楚情况,再对其进行救助。 救助站延长救助期限,应当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我国现行的《兵役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35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要编入第一类预备役。 公民应征入伍,在陆、海、空三军服役期限均为二年。 女性公民没有普遍服兵役的义务。 截至当年征兵之日,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被征集。。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 武装力量动员制度。 征兵方式。 兵役制度。 战时武装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共有()。 12章70条。 8章56条。 12章65条。 10章48条。 对城乡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救助的对象具体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对城乡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救助的对象具体为:(1)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2)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3)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4)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教育救助的对象范围的考查。本题属于记忆型知识点。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