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保护

【答案】土地保护是指对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各类土地资源用途、范围(面积)、布局,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办法、规章实行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与保护,确保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永续利用。土地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地退化,保证土地永续利用,小断提高土地生产力。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生物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包括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等; 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平梯田、}厉洪沟和排水沟等。

2. 土地利用需求量

【答案】土地利用需求量是指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预测而得出的规划期间各业用地的需求量和用地规模。土地利用需求量可分为农业土地需求量和建设用地需求量两大部分。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发展规划及人口发展规模为依据,对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各业用地的需求量进行测算,弄清各业发展所需的用地数量以及各业用地之间的发展状况,为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以及编制土地资源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城市规划体系

【答案】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控制论及系统论的要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4. 土地利用分区

【答案】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根据地域分异规律,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利用方式、利用方向和管理措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规划区内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为土地利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凋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布局,一般多采用土地利用分区和用地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

5. 土地复垦

【答案】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6. 人地协调理论

【答案】人地关系即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人类出现以后地球上就己客观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理论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理论。由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范围的扩大和相互作用形式的复杂化,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纯自然界。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界,己经基本上成为社会化了的自然界,人化了的自然界。

二、简答题

7. 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我国公路分为哪五个等级?

【答案】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我国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方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

8.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包括行政区域范围,总土地面积,总人口与人口密度,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地形特点与土地类型,水源与交通条件; 主要经济部门与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水平,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 土地资源特点与优势等。

(2)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主要是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人口和土地的变化情况、基本经验和教训,以及今后土地利用发展变化趋势。

(3)土地资源数量分析

包括已利用土地如耕地、园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域等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其次,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

地资源的数量。

(4)土地资源结构分析

土地资源结构是在一定地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类型组合的空间格局。对土地资源结构,或对土地资源组合进行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土地资源系统内的组分结构分析,二是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

(5)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资料,通过对历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较,重点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城镇村及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等非农建设用地的变化状况、变化规律及其占用农用地的情况; 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状况; 其他地类的变化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等。

(6)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利用有关基础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获得相关的分析评价指标数据,如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水十流失面积指数、土地沙化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等。

(7)土地潜力分析

利用有关基础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获得相关的分析评价指标数据,如高中低产田的比重、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及其比重、人均后备土地资源数量等。

9. 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制度

【答案】(1)审查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途

这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开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规划转用。包括引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批准的文件; 规划分区、规划地块用途是否与拟转用的用途相符; 是否需要修改规划。

(2)审查用地规模,初步核定用地计划

重点是控制用地总量,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通过退宅还耕与城镇占用耕地毛! 划指标进行置换,促进土地动态优化。

(3)审查土地保护、整治措施是否实施

重点是占用耕地的,是否落实了占补平衡的资金; 占用基本农田的,是否落实了补充面积:取土用地是否符合水土保持规定,是否编制和实施了土地复垦规划等。16.5~推行公众参与制度

10.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细则有哪些?

【答案】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细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的保护措施来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

(2)不允许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城镇、村镇、开发区、工业小区建设,不得安排新建非农建设项目;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 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农用地的,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行审批。

(3)允许区内零星的农业建筑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交通用地、水源地、古迹保存用地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