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8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31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42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56

一、名词解释

1. 狭义行政责任

【答案】狭义的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公务人员作为政府的构成主体,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当其违背与其公务身份同时产生的义务和职责时所承担的责任。狭义行政责任又有两种情况,即法律上的行政责任和普通的行政责任。法律上的行政责任主要指因触犯法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其主体恒定属于个人,他人不能为之承担或互换。普通的行政责任则主要指因具的工作制度或道德品质而产生的行政责任,不涉及法律问题。

2. 直接收入

【答案】直接收入是指政府的公产与公业收入。

3. 等级链

【答案】等级链,又称为权力线,是指组织内部从上至下明确而无间断的等级、权力和沟通通道。等级链既是执行权力的线路,也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违反。等级链的意义在于:

①表明了组织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这个等级链,组织中的成员就可以明确谁可以对谁下指令,谁应该对谁负责。

②表明了组织中信息传达的路线,即在一个正式组织中,信息是按照组织得等级系列来传达的。

4. 行政职能扩展

【答案】行政职能扩展是指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功能较之传统行政得以扩大的现象。较之于传统行政,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职能得到了扩展,国家行政机关己经涉足相当多的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检察功能,即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展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发展问题的重视和关切,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国家职能和传统法制原理的再认识,同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5. 权力诱导

【答案】权力诱导是指行政主体通过呼吁或劝告等形式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诱因,促使行政客体接受行政主体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的手段。权力诱导需要使用物质利益的诱因,但物质诱因的使用重在奖励而非剥夺。虽然诱导方式也和操纵方式一样运用知识性权力资源,但是在理性说服的条件下发生的,靠的是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受价值判断的影响,权力诱导的有

效性和行政权力本身的正当性密切相关。如果行政权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丧失或部分丧失,权力诱导手段就开始失去效力。

6. 立法权

【答案】立法权是指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 第二类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权力。一方面,立法机关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条例、决议和命令等,都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还享有提出法案的权力。在我国,作为立法机关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仅有制定、解释、修改、废止普通法律的权力,而且还有制定和修改宪法以及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在民主国家中,立法权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的代议机关代为行使,体现人民的意志。

7. 行政伦理关系

【答案】行政伦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且按照一定的伦理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体现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与行政管理活动紧密相关,既包括行政管理中的道德关系,又包括决定行政管理这种特殊职业道德的理由的各种关系,受到行政伦理观念、行政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简单说来,行政伦理关系应该表现在行政主体为核心所形成的各种主体内部关系和主客体关系之中。

8. 行政裁决

【答案】行政裁决是指行政行为主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根据当事人双方或者一方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有关联的特定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的行政行为。行政裁决的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①行政裁决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

②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

③行政裁决程序依当事人的申请开始;

④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比较规范的行政裁决主要有:对权属纠纷的裁决、对侵权纠纷的裁决和对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行政裁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出行政主体管理相关领域的特长,在坚持公平、平等原则的同时,及时、迅捷地处理有关争议,成为现代国家行政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 正直

【答案】正直是指不畏强势,维护正义不偏私,敢说敢为,坚持信念,勇于承认错误的品格。正直是人类有关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为官者有关政治品格和政治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其核心在于自觉自愿地服从。正直的领导者至少具有几个方面的行为特征:天下为公; 正心诚意; 公道正派; 清正廉洁。8. 意志

答:意志是指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并能调节人的情绪、情感; 意志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10.考勤

【答案】考勤是指考察公务员的勤勉程度,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纪律性、责任心和出勤率等内容。很多国家在这方面都有严格详细的明文规定,甚至对每个公务员的上、下班及休息时间都有详细记载。公务员的勤勉程度在许多国家都作为对其进行奖惩的一个依据,因此考勤也就成为考查公务员工作时不可忽视一个的因素。

二、简述题

11.简述关于公共选择理论的争论。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在获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亦存在许多的不同看法。概括起来,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经济人”假说。批评者认为,“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对政治行为动机的描述是不真实的”。原因在于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说并不是关于人类动机的一种全面的看法。关于人类动机的全面的看法是,人不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不但是“简单人”,而且是“复杂人”。人类的个人动机还存在利他的欲望和对非物质利益的追求,其社会存在形式包括无私、慷慨、奉献等等高尚的品德,以及对他人义务的认同跟对非金钱回报的兴趣。

(2)关于方法论。批评者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的缺陷,导致了其结论的偏误: a. 建立在单一“经济人”动机基础上之上的理论体系,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即单一“经济人”动机不能创造和支撑法律、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存续,进而,根本无法产生他们所推崇的有效率的生产组织和有效率的市场关系;

b. 其分析论证更多的是基于假设性或先验性的逻辑推导,而不是基于对实际过程的全面、深入的观察,因而缺乏必要的实证基础。

(3)关于政府失败。批评意见认为,如果基于客观的态度,“政府失败”是客观事实,“市场失败”也是客观事实。与此相联系,过分强调市场对政府失败的纠正作用而拒绝承认政府对市场的纠正作用,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都是偏颇的。较之“政府失败”理沦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观点是,政府与市场其实都存在先天性的缺陷,都是人类“无奈”的选择,政府与市场又都是维系社会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基本形式、基本需要。

12.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特点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着力探讨的是政治过程对经济过程的影响,以及如何使这种影响正当、合理。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