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579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激励教育法

【答案】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激励教育法,是指激发人们的主观动机,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目标努力的方法。激励教育法是以人们的客观需要和主观动机为根据的,是以实现一定期望为目的的。用于激励的内容有两大方面,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励教育法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目标激励、奖罚激励和竞争激励。

2.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指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提出的若干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并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其涵义包括如下三点:①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要确立正确的目标; ②对实现目标的方案要进行最优化选择; ③决策方案要能够付诸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弱结构化问题的决策,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前瞻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 方法论

【答案】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方法论一般指哲学方法论。它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方法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方法的联系等问题。方法论实际上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方法论是世界观的运用,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二、简述题

4. 简述获取思想信息的具体途径。

【答案】获取思想信息的具体途径包括:

(1)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客观条件入手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影响思想情绪。

(2)从人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入手

人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是有兴趣还是没有兴趣,是顺利还是艰难,是成功还是失败,以及社会对其活动评价如何,都会经常引起人们的思想变化。

(3)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

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总是要相互结成各种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客观的社会关系。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要这样或那样地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4)从分析社会环境入手

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同环境发生各种信息交流,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更加广泛而频繁,信息日益密集并且传递不断加快,各种新的学派、社会思潮的兴起和传播,都会引起人们的注视、思考,乃至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改变。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把握现实生活的过程,考察人们的实际行动,揭示人们之问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就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思想信息。

5.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1)重视价值关系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价值判断,就是评估者关于受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断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估中价值判断是一种关系判断,这种判断是评估者对受评对象是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果的认同,对社会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

(2)强化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基本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评估结论反馈的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这是实现目标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4)改进评估的组织工作

①领导着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和指导评估工作;

②评估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心组织实施评估工作;

③人人参与评估,形成全员评估意识。

6. 简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决定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有着重要的职能。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是指教育者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说理引导、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方法,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品德培养、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的职能。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固有职能,是教育者其他职能的基础。因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育职能具体表现为:

①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a.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通过各种活动进行的,因而组织好各种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能。

b.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各种集体活动如理论学习、参观访问、劳动竞赛、演讲比赛、学习

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文体活动,也包括针对个体进行的谈话、帮教活动,教育者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对受教育者群体或个体施加教育影响的。②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

a.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质就是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b.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传导给受教育者的。因此,向教育对象传导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能。

③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a. 教育者要努力培养教育对象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b. 教育者应当为教育对象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心理氛围,宽容地看待教育对象的价值探索,以便为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氛围。

④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就在于给受教育者以必要的引导,使其不走或少走弯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人格上的平等并不等同于地位上的对等。因此,一个诚实和负责的教育者不能放弃自己作为教育对象价值成长引导者的使命。

(2)管理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管理职能就是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职能。具体包括:

①确定目标和计划

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实际状况确定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分层目标,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育计划,进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实施计划,以实现目标。

②进行制度管理

a. 教育者要制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并督促其落实,以规范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有序地进行。这是因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活动,必须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

b. 教育者要积极参与所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狠抓其落实,以规范受教育者的各种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a. 协调单位内部各种教育力量和要素的关系,以便达到各种教育力量和因素的一致或统一。 b. 协调单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减少家庭教育的自发性和自目性,使其与单位教育在方向上保持基本一致。

c. 协调单位教育与社会各种教育力量以及各种社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对受教育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