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性别决定。
【答案】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 藻殖段。
【答案】藻殖段是藻类植物具有繁殖能力的丝状体的一段。
3. Plasmid
【答案】质粒,是指一些细菌中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分子。
4. 异形世代交替。
【答案】异形世代交替是指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明显不相同的孢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
5. 免疫。
【答案】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
6. 粥样动脉硬化。
【答案】粥样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中沉积含胆固醇的脂肪,形成粥样斑块,阻塞血流,引发血栓的血管病。
7. 纯合体。
【答案】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8. 组蛋白。
【答案】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 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有五种类型
:
它们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答案】病人缺乏胰岛素而导致的疾病。
原因: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只产生少量胰岛素或不产生胰岛素。 治疗:注射胰岛素;见效快,但须长期使用,故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0.简述植物水分运输和蒸腾作用的内聚力学说。
【答案】(1)植物通过根毛吸收水分,是一个被动过程,不需能量,这是由于根毛细胞与外界处于负压状态。
(2)吸收的水通过运输系统从根部运输到地上部分,需要克服势能和多层生物膜的阻力,需要借助运输系统内部的压差,才能完成物质由下而上的运输。蒸腾作用实现了植物物质运输所需的压差,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3)运输过程中需要运输系统管壁附着层中分子的附着力与内聚力。内聚力学说(或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强调水在导管中的连续性:
相同水分子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称为内聚力,因此水柱一端总是受到压力,导管中的水流受到水势梯度的驱动,向上运动;
水流本身具有重力作用,重力与向上的拉力方向相反,因此使水柱产生一种张力。
③水分子间内聚力很大,同时水分子与导管内纤维素分子之间还存在附着力,内聚力和附着力远远大于水柱的张力,使导管或管胞中的水流成为连续的水柱。
11.简述鸟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地理分布。
【答案】(1)鸟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全身被羽,前肢特化成翼。
肺是多极分支的网状管道,密布毛细血管,有辅助呼吸的气囊,是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
具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故扩大了在地球上的分布区。
心脏四腔,完全双循环。多氧血和缺氧血完全分开,提高了鸟类的新陈代谢水平,成为真正的恒温动物。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特别发达,出现了复杂的行为,例如求偶行为。
有营巢、孵卵、育雏等复杂而完善的繁殖行为和迁徙等一系列本能,使雏鸟的成活率大为提高。
(2)鸟纲下分2亚纲: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
(3)鸟纲动物从海洋到陆地地理分布广泛。
12.说明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从明亮的室外走进光线较弱的房间往往要过一阵子才能看清东西。
【答案】人在亮处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大量分解,剩佘量少,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室,视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只有视杆细胞起作用,不足以产生兴奋,所以最初几乎看不清任何物体。视紫红质对弱光敏感,在暗处它可以逐渐合成,经过一定时间后视紫红质合成增强,绝对量増多时,逐渐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
13.结合根、茎、叶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简述高等植物的物质运输。
【答案】高等植物主要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需要被输送到植物的各部位,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通过复杂的维管系统来完成的。茎的维管系统和根的维管系统相通,两者和叶中的叶脉共同构成植物体的运输系统和支架。高等植物的物质运输过程如下:
(1)土壤中的水从植物根部进入维管柱后,经根、茎、叶的输导组织而运输到叶,从叶经蒸腾作用而散失。在运输过程中植物的各种细胞吸收利用溶于水中的无机盐,水分可作为叶和其他绿色部分光合作用的原料。矿物质或无机离子在植物体内都是溶于水中,由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运输到植物各部分。
(2)植物叶中光合作用的有机物是由韧皮部运输的,运输有机物质的管道是筛管。
14.根系有哪些类型?
【答案】根系主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1)直根系:大多数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根继续生长,明显而发达。由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如:棉花。
(2)须根系: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在生长一个短时期后,即停止生长而枯萎,并由茎基部节上产生大量不定根,这些不定根也能继续发育,形成分枝,整个根系形如须状,故称须根系。如:小麦、水稻、玉米。
三、论述题
15.试述植物的根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答案】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离子,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水分(稀溶液)进入根木
条:
(1)胞外途径
土壤中的水液不进入细胞,而渗浸到根毛及根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在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运行,而不进入表皮细胞或皮层细胞的细胞质,即不通过这两种细胞的质膜。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亲水性物质,水可穿过细胞壁以及细胞间隙而到达维管柱之外。当到达内皮层时,胞外途径则无法进行,这是由于内皮层上有木栓质的凯氏带,水液不能穿过,因而水分必须穿过内皮层的细胞才能进入维管柱。
(2)胞内途径
水分通过根毛的质膜进入细胞内,在胞间连丝中运输到内皮层细胞,将溶质释放到木质部。水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依靠木质部向上运输。
质部的通路是:表皮皮层
内皮层木质部,水分进入木质部的路径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