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820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答案】B
2. 下列关于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快,以后就逐渐缓慢
B. 在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慢,以后就逐渐加快
C. 技能形成中的高原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
D. 在各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成绩在某一水平上下稍有波动的现象
【答案】B
3. 一般来说,每一单元最理想的复习时间是( )。
A.10分钟左右
B.20~50分钟
C.50~60分钟
D.60~90分钟
【答案】B
4. 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 最高
B. 最低
C. 中等
D. 最高或最低
【考点】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
【答案】C
【解析】根据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而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 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成功概率是50%的事情,也就是中等概率。因此,答案选C 。
5.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 与他人基本相同
B. 与大家保持一致
C. 被他人认可
D. 与他人相接近
【答案】D
6. 在学习“gas —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 —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计划监控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的含义。
【答案】A
【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也就是说人们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己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具体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缩写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像、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等。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主要有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主要有列提纲、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和列表格等。计划监控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7. 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
A. 建立快,消退也快
B. 建立快,消退慢
C. 建立慢,消退快
D. 建立慢,消退也慢
【考点】对强化程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答案】D
【解析】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快,但消退也快。组织行为学中强化程序的一种,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也可以说是即每一次正确反应后都给予一次强化。可以快速学习新行为,但习得行为也会快速消失,例如表扬和恭维。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慢,但消退也慢。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在强化的时候,可以使用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强化的程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根据间歇强化的比例和时间是否固定,可以把它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定数强化)是指当个体的行为达到所要求的特定次数时才能得到强化。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变数强化)是指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围绕一个平均值不可预测地变化着。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定时强化)是指行为在前一次强化之后,需要经过一段固定的时间后再次发生才给子强化。这是以反应时间而非反应数量为单位来实施的强化。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变时强化)是指每次给予强化的间隔时间是不固定的。在间歇强化程式中,相比固定强化方式安排下习得行为的消退而言,可变强化方式安排下习得行为的消退要慢。
8. 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阅读理解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答案】B
9. 赫尔认为( )与生理需要状态相伴随并和有机体的生存有直接关系。
A. 原始内驱力
B. 生理内驱力
C. 继起内驱力
D. 心理内驱力
【答案】A
10.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
A. 习得效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