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0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沃尔夫
B. 苛勒
C. 贾德
D. 桑代克
【答案】A
2.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 作出分析
B. 作出判断
C. 进行评估
D. 作出决策
【答案】D
3. 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
A. 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
B. 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C. 批评和训斥学生
D. 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答案】D
4.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 尝试错误的过程
B. 建立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 进行操作而使反应与刺激建立联结的过程
【答案】B
5. ( )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泛化说
D. 关系转换说
【答案】D
6. 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 比X 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这是一种( )现象。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普遍迁移
D. 垂直迁移
【答案】B
7. 正强化是指( )。
A. 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B. 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C. 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D. 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答案】A
8. 需要和目标成为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时,我们就说个体形成了( )。
A. 诱因
B. 内驱力
C. 强化
D. 动机
【答案】D
9. 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答案】A
【解析】概念转变是指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因此,答案选A 。
10.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 打开收音机
B. 草书
C. 实弹射击
D. 开车
【答案】B
【解析】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 项符合这一定义。因此,答案为B 。
二、简答题
11.学习的理念回忆说、官能训练说和自然展开说之间有何异同?
【答案】学习的理念回忆说、官能训练说和自然展开说是早期的学习理论,三者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尤其差异:
(1)相同之处
①这三个学习理论都是早期的学习理论,其理论基础都与人性观有关;
②对学习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哲学思想。
(2)不同之处
①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基础不同
学习的理念回忆说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苏格拉底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的。官能心理学是由沃尔夫在莱布尼茨的心灵单子论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的。自然展开说是法国哲学家卢梭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的。
②对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同
学习的理念回忆说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理念回忆的过程。学习的官能训练说是在理念回忆说的基础上,随着官能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加强和训练各种心灵官能。自然展开说认为学习不是经验的获得,而是潜能的展开。学习的过程是人固有的自然本性显露的过程,而不是从外界获得经验的过程。
③以不同的人性论为基础
学习的理念回忆说以性善内发论为基础,官能训练说以性恶内发论为基础,而自然展开说则以中性内发论为基础。
12.心智技能是怎样分阶段形成的? 在每一阶段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活动是通过内化而实现的,心智技能的形成经历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这三个阶段。
①原型定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