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本文在管辖音系学理论下,以日常语误和语言游戏为证据,探寻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合理位置。所有的分析证明管辖音系学理论和假设有更强的解释作用。
管辖音系学完全摒弃了音系规则,它是以普遍原则及语言参数为主要制约机制的音系表征方式,旨在为各种音系现象提供非任意性的解释。管辖音系学的音系结构是以独值元素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双值特征矩阵。
本文研究表明:不同的理论对汉语普通话介音位置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分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何种音节结构最适于分析汉语普通话。传统汉语音节结构由四部分构成,随后的各种研究均遵于这种音节结构,并在此音节结构的基础上,各家音系学家提出多种声母和韵母的分类模式并引发激烈争论。但在管辖音系学汉语音节结构的ON-模式中,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因为管辖音系学的音系表征允许一些结论以最自然最具洞察力的方式表现出来。吴英成和凯分别从理论着手,以管辖音系学为理论支撑研究了汉语音节结构及介音位置,但他们的结论全然不同。本文以日常语误及语言游戏为实践证据,分析汉语普通话介音i和u在音节结构的位置。本文中所有语料的分析表明:ON-模式与其他音节结构模式对比,具有优越性,以ON-模式为表现模式,简化了推导过程,而且能更好的解释语言事实。本文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中的介音应隶属于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