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文学与法政学院625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治动员型

【答案】政治动员型是指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该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在那里,政府及其核心决策者具有超强的权威,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权力精英的“内输入”现象相对明显。

2. 第二部门

【答案】第只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小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小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此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二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3. 时间序列

【答案】时间序列分析是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政策分析中,经常会有某个观察变量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对今后的具体目标或者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可以将该变量以往的观察值和时间进行回归,得到该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式。然后将今后的时间数值代入方程式,估计出该变量在以后的可能发展水平。

4. 责任机制

【答案】在民主的社会中,政府组织是由大众所创立的,为了大众而设立,以及需要对大众负责。民主政治既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更是责任政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主制度的根本便是责任。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人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责任系统,其中政府组织行

使其职权,而公民则允许政府组织如此行事,但条件是不得滥用职权以及行为能够承担责任。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责任机制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确保途径是指宪法、法律、行政规章所明确的责任归属机制,如上级行政命令、议会的立法、法院的判决。非正式确保途径指责任的要求起源于个人伦理道德、公民偏好、政治过程等。主要的责任机制有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司法控制等。

5. 多角度分析

【答案】多角度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多重认识,以获得对政策问题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是一个集成型的综合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于那些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可从技术角度、组织角度、个人角度说明其功能。

6. 零和对策

【答案】零和对策是一种完全对抗、强烈竞争的对策,它最初是著名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提出,后来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加以推广。在零和对策中,每次结局时,局中人的支付总和是零(或某个常数),一个局中人的所得恰是另一局中人的所失。简而言之,零和对策是指一方的所得,恰好是对方的所失。

有经验的决策者总是设法避免零和对策论的结果,而是采取以“双赢”,即双方均有利的策略来代替它。这样一方就不必失去对方所得的了。然而,在世界上,经济上的竞争者们都在一个有限的大饼上争夺自己的那一部分,零和对策论可以描述下列问题的特征:通过税收进行收入的再分配和补偿雇员工资的再分配。

而非零和对策,是既有对抗又有联合的缓和竞争对策。在非零和对策中,各选手的目的不完全对立,对策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选手只按本身的利害关系单方面作出决策,有时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联盟。其结局支付总和是可变的,局中人可以同时有所得或有所失。非零和对策的多样性,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许多行为表现是一致的。

非零和对策与零和对策相比,非零和对策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7. 阿罗不可能定理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力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该定理是山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 ·阿罗提出的。“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表明在集体行动中无论采用何种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都是存在缺陷的。作为该缺陷的一个结果,所有民主方式中的投票过程都潜在地具有被操纵的可能性。

8. 公共决策体制

【答案】公共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通常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体制应由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等组成。

二、简答题

9. 简述领导的影响方式。

【答案】领导的影响方式包括以下方面:

(1)合法的要求

合法的要求是组织内常见的影响方式,当组织成员体认到影响者有“权”要求而服从这一要求时,这种影响方式便会出现,要求的合法性基于:领导者的正式权威,传统,群体规范。服从的动机可能是已经内化的对权威人士服从的信念,或是其他如合作、礼貌、尊重传统、忠于组织等内化的价值。

(2)制约的服从

领导者明示或暗示某人如改变行为将获得有形的结果时,制约服从便产生了。制约的服从包括领导者操纵奖酬来实现,故称之为奖酬权。当对象依赖影响者获得某一重要奖酬时,制约服从便会产生。

(3)强迫

影响者在对象不服从时,威胁要对他不利,而且当影响者的威胁很可信,也就是被认为有能力且将要引发不良后果时,服从便会产生。

(4)理性的说服

领导者用理性说服的方式,使对象相信他建议的行为,是对象满足需要或达成目标的最好方式和方法。影响若要成功,必须了解对象的需要、目标和对情景的认识; 领导者必须精于逻辑推论,及显示可信的证据。

(5)理性的信任

领导者运用理性的说服时,必须用逻辑推论和举出能支持他所建议的行为的好处。但在理性的信任下,影响者的建议本身即足以引发对象的服从,而不需任何解释。与理性说服一样,影响者并不控制对象所渴望的结果,仅只是具有达成该结果的知识。

(6)鼓舞的诉求

当对象被诱导从事某一能表达其价值和理想的事时,鼓舞的诉求便发生了。影响者经说服对象,使之相信所要求的行为和某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是相互连结的。

(7)教导

要确保组织成员具有某种价值观,从而达到鼓舞的诉求,组织可以将不具备这种价值观的人排斥于门外,亦可以通过教导和社会化的过程,向组织成员灌输组织期望的价值观,强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和对价值的信赖。

(8)个人认同

当人们模仿或敬佩影响者的行为,并且发展出类似的态度时,就产生了个人认同。这种影响方式普遍发生在英雄、明星、政治和宗教领袖的身上。影响者可以塑造某种行为模式,供人模仿。有魅力的影响者,其潜在的影响力称之为参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