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765公共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外部效应

【答案】外部效应是指存在于市场之外而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如果发生在市场之内的某种活动,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即这种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市场之内,但其延伸部分扩展到了不存在市场的地方,那么,这种市场之内的活动在小存在市场的地方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外部效应。具体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为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2. 相互影响矩阵

【答案】相互影响矩阵是指为克服特尔菲法的缺陷,充分描述或说明被预测的各个项目之间的支持和排斥作用,从而实现对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的一种方法。条件概率的计算在相互影响矩阵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条件概率考虑到当一给定事件发生时,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反映了两事件间的某种关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矩阵表来实现。虽然在预测中,会涉及到若干个变量与关系,计算也极其复杂,但借助于相互影响矩阵,可以求得它们之间的影响,进一步修正各事件发生的概率。相互影响矩阵法可用于确定一系列事件(A 1, A 2...A n )及其发生概率(P 1, P 2...Pn )之间的变化关系。若需要评定有关某一事件的各种预测方案时,可以用相互影响矩阵法调整它的概率。

二、简答题

3. 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与应对措施。

【答案】公共危机管理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危机的疏缓

①危机疏缓的概念

危机的疏缓是指管理者采取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行动,以降低或者消除灾害及其影响的风险。危机的疏缓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关注长期的预防性工作,而不是着眼于危机发生以后的应对。传统上,人们并没有把疏缓作为危机管理的一个阶段或者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疏缓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而疏缓工作又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危机管理者的工作和职责范围。如今,疏缓的观念己经普遍被社会所接受。疏缓工作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环境友好和安全的社会。

②危机疏缓的措施

a. 风险源的确认和控制

任何的疏缓和防范措施都是建立在对特定区域可能发生何种灾害的分析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任何地区或者组织,要根据历史的资料和现实的探查,确认可能出现的灾害的类型,建立风险的档案,确认风险源,在此基础上绘制风险地图。

b. 通过工程项目防范灾害

一些工程项目如疏通河道、修建大坝、建设和加固大堤等的确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如洪水对人们所造成的影响。研究也表明,这些工程也会给人们造成安全的假象,会影响自然资源本身在减灾中的作用发挥。此外,这些大型工程也往往耗费巨大的资金。大坝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c. 通过有效地管理地区的发展来疏缓风险和灾害

地方政府在规划和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展规划,如土地使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市政建设规划、人口控制规划等等有效地降低可能的风险。如避免在地质活动频繁的地方发展、避免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带修建住宅、避免在居民区兴建从事高危作业的企业、控制地区的人口密度等等。

d. 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管制措施来疏缓风险和灾害

强化政府的管制历来是各国政府有效疏缓各种灾难和危机的有效措施。这些管制措施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标准和质量的管制、安全生产管制、食品安全管制、药品安全管制、危险化学物质的管制等等。

e. 通过公共信息和教育的途径疏缓风险和灾害

在任何时候,建立一个安全的和具有防卫能力的社会的关键在于公民的风险意识和能力。因此进行危机管理的教育是疏缓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校、社区、公共传媒等各种机构,利用各种方式传播危机管理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意识以及增强危机管理的能力十分重要。

f. 通过政府的财政和诱因政策的途径疏缓风险和灾害

政府的诱因政策在疏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诱因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发挥作用的。对于有利于提高社会抵御力的项目和事业,政府可以提供补贴,甚至于通过减免税方式予以鼓励; 对于那些对公共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业或者行为,政府通过提高税负的办法加以限制等等。

(2)危机的准备

①危机准备的概念

危机准备不同于危机的疏缓,是指危机管理的功能性和运作的层面,即直接针对危机的应对及灾后恢复和重建。危机准备包括了制定应急的计划和预案、提前准备应急的资源等等。

②一个较为系统的危机准备项目需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a. 哪些部门和机构需要参与到危机准备的工作之中?

b. 什么样的应急和灾害恢复行动是可行的? 比如如果要进行人员的疏散和撤离,疏散和撤离的途径是否明确。

c. 应急组织如何有效地运作,有效地运作需要何种资源?

d. 应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预案是否得到演练等。

③应急管理计划的内容

a. 基本计划

基本计划是指对一个地区应急管理的一般性说明,包括对目的的论述、危机情景的假设、危机管理组织及其职责的分配、具体的运作程序、行政、后勤的保障和资源的支持等。

b. 功能性计划

功能性计划的核心是指回答危机出现以后如何有效地运作,即回答需要干什么,谁负责具体的执行的问题,如谁负责指挥和协调,谁负责信息沟通,谁负责预警,谁负责人员的撤离和疏散以及如何进行,谁负责医疗救助等等。

c. 特殊的计划

特殊的计划是指超出常态计划之外的,需要做出特别处理的事件的特殊应对方法。

(3)危机的应对

①危机应对的主要目标

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降低灾害的最初影响和损失; 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产生的次级影响和损失。

②危机应对阶段的主要工作

a. 通知和警示

有关灾害的监测部门需要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出警示和通知。在此时,应急部门处于待命状态,社会公众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如随时了解和掌握危险发展的程度; 采取一些准备措施如储存一些必需的资源,准备撤离危险地带等等。

b. 发布警告信息

有些事件出现得很突然,以至于有关机构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出警示和通知,如危险化学物质的泄漏,天然气井井喷等。因此要立即通过喇叭、广播、电视等传播途径向当地居民发出警告信息,以便使居民采取迅速的预防措施。

c. 保护生命和财产

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于应急部门而言,需要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安全保卫、消防、医疗救助、人员搜救、人员撤离、提供临时避难场所等等。

d. 向公众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

灾害发生后,向受灾地区的民众提供基本的服务,如衣、食、件、医疗等等。

e. 恢复和重建

在灾害发生之后,要立即开始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采取措施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4)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

①恢复和重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