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资产评估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股权证
【答案】认股权证(warrant ), 是指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给予持有权证的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某一段时间以事前确认的价格购买一定量该公司股票的一种权利证书。因此,认股权证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可认购其股票的一种买入期权,它赋予持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发行公司一定股份的权利。认股权证按允许认股的期限可分为长期认股权证和短期认股权证。
认股权证主要由认股数量、认股价格、认股期限和赎回条款四个要素构成。
2. 联合杠杆
【答案】联合杠杆亦称总杠杆,是指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两者最终都影响到企业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因此,联合杠杆综合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影响作用。一个企业同时利用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这种影响作用会更大。
联合杠杆系数亦称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营业总额(或营业总量)变动率的倍数。它是营业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3. 综合杠杆度
【答案】综合杠杆度亦称综合杠杆系数,指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作用下销售与每股收益之间的影响程度。经营杠杆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盈余,而财务杠杆通过扩大息税前盈余影响收益。两种杠杆共同起作用时,销售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波动。通常把这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综合杠杆度。它是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
4. 融资优序理论
【答案】融资优序理论认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投资者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经理在股票价格被低估时不愿意为投资项目筹措资本而发行股票,而仅在股票价格被高估时才发行股票。因而,股票融资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不良的信号,投资者不愿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了避免股票定价过低的损失,企业的融资顺序应为:内部融资〉举债融资〉股票融资。
5. 公司治理
【答案】(1)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2)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在广义上,公司己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但一般来说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两层含义:①公司治理是一种合同关系。②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权、责、利。关系合同要能有效,关键是要对在出现合同未预期的情况时谁有权决策做出安排。
6. 公司制企业
【答案】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组建并登记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的产权分属于股东,股东有权分享公司的盈利,一般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一般不能退股,而只能转让其所持股份。因此,公司是一种资合组织,可以脱离其所有者而具有独立的生命。
二、简答题
7. 现金收支如何管理?
【答案】(1)力争使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同步。如果能够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企业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低到较低水平。
(2)实行内部牵制制度。现金收支管理中,要实行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使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凡有库存现金收支,应坚持复核制度,以减少差错、堵塞漏洞。出纳人员更换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做到责任清楚。
(3)及时进行现金清理。库存现金要做到日清日结,确保库存现金账实相符。
(4)遵守国家规定的现金收支的使用范围。
(5)做好银行存款的管理。企业超出库存现金限额的现金,应该存入银行。
(6)适当进行证券投资。企业的库存现金没有利息收入,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较低,因此企业有较多闲置资金时,应该及时进行证券投资。
(7)使用现金浮游量。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
已开出支票,却仍可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不过,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
(8)加速收款。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发生应收账款会增加企业资金的占用;但它又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问题在于如何既利用应收账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这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并需实施妥善的收账策略。
(9)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如遇企业急需现金,甚至可以放弃供货方的折扣优惠,在信用其的最后一天支付款项。当然,这要权衡折扣优惠与急需现金之间的利弊得失而定。
8. 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有哪些方法?
【答案】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常用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每股收益分析法、比较资本成本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等。
(1)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是在计算不同融资方案下企业的每股收益(EPS )相等时所对应的盈利水平(EBIT )基础上,通过比较在企业预期盈利水平下的不同融资方案的每股收益,进而选择每股收益较大的融资方案。显然,基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的判断原则是比较不同融资方式能否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净收益。
(2)资本成本比较法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不考虑各种融资方式在数量与比例上的约束以及财务风险差异时,通过计算各种基于市场价值的长期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方案,确定为相对最优的资本结构。
(3)比较公司价值法
从根本上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或股价最大化。然而,只有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的増长才会直接导致股价的上升,实际上经常是随着每股收益的增长,风险也会加大。如果每股收益的增长不足以补偿风险增加所需的报酬时,尽管每股收益增加,股价仍然会下降。所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收益最大的资本结构。同时,在公司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下,公司的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
9.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有效协调哪些利益关系?
【答案】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许多观点,包括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需要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1)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在股东和经营者分离以后,股东的目标是使企业财富最大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