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省培养单位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延时荧光
【答案】分子受到激发后,处于激发单重态,通过内转换、振动弛豫和体系间跨越,跃迁到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如果分子再次受激发,又回到激发单重态,然后以辐射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发射的光称为延时荧光。
2. 体系间跨越
【答案】体系间跨越是指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分子由激发单重态以无辐射形式跨越到激发三重态的过程。
3. 基频峰
【答案】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振动能级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4. 摩尔吸光系数
【答案】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系数。用表示,单位:
5. 透光率 液层厚度为lcm 的吸光度为摩尔吸光
【答案】
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强度为
度I
与入射光强度的比称为透光率T
,
6. 核磁共振波谱法 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后,出射光强度为I ,出射光强
【答案】在强磁场的诱导下,一些原子核产生核自旋能级裂分,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分子时,便能引起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即核磁共振(NMR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
二、简答题
7. 叙述在重量分析中一般使用的单元操作,指明每项操作的目的。
【答案】(1)向被测组分溶液中滴加适当的沉淀剂,目的使被测组分变成沉淀;(2)过滤的目的是把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洗潘的目的是洗去沉淀中的杂质;(4)烘干或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沉淀中的水分或其他试剂,得到称量形式;(5)称量的目的是获得称量形式的重量,
以便进行计算。
8. 电位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
9. 下列情况引起什么误差?若为系统误差,如何减免或消除?
(1)天平砝码被腐蚀;
(2)称量试样时吸收了水分;
(3)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4)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5
)重量法测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6)称量开始时天平零点未调;
(7)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8)用NaOH 滴定HAc , 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
(9)配制标准溶液时,溶解基准物时溶液溉失;
(10)高锰酸钾法测钙,过滤时沉淀穿滤。
【答案】(1)天平砝码被腐蚀,会因仪器不准确而产生系统误差,应更换同规格的完好按码。
(2)试样吸收水分会产生正误差,属系统误差. 通常情况下应干燥后称量。
(3)同等情况下硼砂用量将会减小,造成负误差. 属系统误差. 应更换为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硼砂,并保存在60%的恒湿器中。
(4)试剂用量将会增加,产生系统正误差. 可通过空白试验或对试剂进行提纯来加以校正。 (5)由方法误差而引起系统负误差。需要对方法加以改进。
(6)产生系统误差. 分析天平应实验前、后校正,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7)产生随机误差. 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8)对于指示剂的变色点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属于可正可负的随机误差。
(9)属于粗心大意产生的过失误差. 在实验中应严格避免。
(10)—般情况下过滤时穿滤是不可能发生的,一定是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误操作。属于过失误差。
10.试指出下列化合物各属哪一种自旋体系?
【答案】(1
)
(2)(3
)(4
)(5
)
11.滴定分析与重量分析比较,哪一种方法对化学反应完全程度的要求更高,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要求更高,因为滴定反应是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的,而重要分析可以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利用同离子效应以保证沉淀完全。
12.根据气相色谱图可获得哪些主要信息?
【答案】根据气相色谱图可获得:色谱流出一曲线可以得到保留时间,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及峰高或峰面积和半峰宽等;根据保留时间或调整保留时间可以定性分析;根据峰高或峰面积可以定量分析,根据保留时间或调整保留时间及半峰宽可以对色谱柱分离情况进行评。
13.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程序升温和液相色谱分析的梯度淋洗。
【答案】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若样品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则采用程序升温,即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色谱柱的温度,使低沸点和高沸点的组分都能在各自适宜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分离;在液相色谱分析中,若样品组分的分配比K 值范围很宽,则采用梯度淋洗,即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极性不同的组分能在各自合适极性的流动相中得到分离。
14.如何用一种试剂把下列每组物质区分开?
【答案】(1
)加
(2
)加稀
(3
)加浓
(4
)加
(5)加氨水
,(6
)加
(7
)加
(8
)加稀
(9
)加稀
:
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解而HgS 不溶。 不溶。 不溶。 . 不溶。 不溶。
三、计算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