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74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采访的特征。
【答案】采访是一种按照新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跟其他的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
(1)新闻性
新闻采访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传播消息,即是为了报道新闻。而一般调查的目的大都是为了给有关部门提供制定或检验方针政策、开展工作的事实依据,或做出相应的判断与决策。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不同,导致了新闻采访必须讲求新闻性。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最主要的两个要求就是:新闻事实的新鲜和真实。对于采访的新闻性,可从“求新性,,和“求实性”两方面来探讨:
①求新性
求新性是要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值得传播的信息和具有新意的事实上,要追求那些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事实。同时,“求新性”还要求记者能够从“旧”的新闻事实中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方面,从而给受众一个全新的感受。
②求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它来不得半点虚构和想像。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努力探寻事实真相。
(2)突击性
①新闻是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的反映,讲求时间性是它的一大特征
新闻事实的发生与这一新闻被发布出去之间的时间差越小,那么这条新闻的价值就越大。如果错过时机,新闻事实就会贬值,有的甚至会失去采访和传播的价值。有些政治性强的新闻,延误时机将会造成小良的后果,给党和政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新闻采访的调查研究必须要求“速战速决”。在如今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如果记者的采访跟不上,凡事都比别人慢,那么受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记者个人,还会牵涉到媒体的效益和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
②新闻采访的突击性的另一层意思是突发性
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突发性事件是不可预见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在采访过程中不可能像其他几种调查研究一样按部就班,记者必须以采访调查到新闻事实为第一要义。
(3)广泛性
新闻要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新闻采访所涉及的题材也是丰富多彩的。记者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同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采访所接触的范围大,没有固定的工作对象,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可纳入记者广阔的采访视野之内。因此,记者的活动范围、采访对象、采访领域都具有广泛性。
(4)灵活性
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需要广交朋友,与采访对象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决定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关系卜的自由性。
①新闻采访的“灵活性”特征,要求记者熟练地掌握各种采访心理和采访技巧;
②新闻采访的“灵活性”还指采访具体方式的灵活性。有时采访是随机的,线索随时可能出现,采访范围和采访对象可能随时变动,这些都要求记者能够随机应变。
(5)公开性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那些值得向社会公众传播的信息。记者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社会大众,这决定了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是公开的,而其他‘些类型的调查大都讲究保密性,或者没有必要向社会公开。
采访调查的公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记者的采访活动是公开的
记者的采访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在采访对象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隐性采访”,在结束采访和公开发表报到前也要让采访对象知道。
②新闻采访的结果必须公开
任何新闻只要是受众需要的,都应该向社会公众公开。受众具有知情权,记者没有权力将采访到的新闻信息人为扣押。记者采访活动结果的“公开”程度也体现着记者活动的价值,知道记者采访活动结果的人越多,记者采访活动的价值也就越大。
(6)连续性
新闻采访活动是连续的。客观事物在矛盾中不断运动,不断变化,总有一个从低到高、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这种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2. 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中应把握哪些环节?
【答案】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一般的提要新闻传播的信息已经很不够了,又多又快又准又好地传播信息应成为新闻工作的追求。本着这‘目标,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广辟新闻信息源记者要广辟新闻信息源,仍要坚持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交朋友,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除此之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因特网,记者不仅可以从网上读新闻,还可以利用因特网采新闻。
(2)增大新闻信息量
现在有些新闻,名日新闻,实际没有提供多少信息,受众收效甚微。空泛的议论代替具体事实的叙述,陈旧的事实代替新鲜的事实,是信息量少的原因。然而关注这一点的人还不是很多。一提增大新闻信息量,不少人往往想到扩版。诚然,扩版是新闻媒体增大信息量的一个途径,但
不是唯一的途径。增大新闻信息量,要从增大单位信息量即每篇新闻的信息容量入手。
(3)传播正确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要加以鉴别。①传播的信息要正确,用正确的信息去引导市场,引导受众。信息错误,就可能误导,不仅仅给经济上造成损失,而且会在政治上带来严重后果。②不能把“谣言”当作信息。
(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
在选择信息时,要用新闻眼睛去辨别,新闻头脑去思考,给受众提供那些新闻价值高的信息,即含金量高的信息。这种信息应该是新鲜的、重要的、和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未知的。这是信息的质量问题。既要解决数量问题,又要解决质量问题,把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考虑。
(5)让信息增殖
有些东西只出卖原料,值不了多少钱,如果加工成产品,就成倍增殖了。信息也有这种情形。有的重要信息在有的消息中一笔带过,不引人注意,如果被具有慧眼的人发现,把它抽出来,进行深入采访,作深层次的报道,信息就增殖了。
(6)快速传递信息
特别重要的信息,传递要分秒必争。快速传递信息,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现代通信设备。如果遇到困难,就要千方百计排除障碍,使信道畅通。
(7)重视信息反馈
重视信息反馈,即重视传播效果,这是当今从事新闻宣传的人都甚为看重的。在重视反馈式报道的同时,还要重视研究反馈式报道的多样性。
(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有时候一个孤零零的信息往往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把类似的多个信息联系起来思索,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看出事物变动的趋势,从而成为新闻报道或评论的有价值的材料。因此,要注意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3. 对于记者来说,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尽管新闻线索的完备程度还远远不能与新闻事实(事件)相提并论,但它仍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的动机。采访动机是采访的起点,但是这种主观动机如果不与客观存在的新闻线索相碰撞,就不可能转化为采访行动。
(2)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想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线索是不行的。新闻线索具有一定的指示性,记者可以根据片断性的信息所提示的方向,认真进行访前准备,约见有关采访对象,并通过自己的采访,完整地还原新闻事实(事件)。带有假象性质的新闻线索也同样具有引导功能。记者通过自己的采访,通过不断地证实和证伪,同样可以将假象性的新闻线索变成真实的新闻事实。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每一次新闻报道都相当于一次战役,而在战役中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