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54舞蹈基础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弋阳腔是山宋元南戏流传至( )弋阳后,与当地的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而成,特点是“其节以鼓,其调喧”。明清时代流传全国,有“弋腔”、“高腔”等别称。

A. 安徽

B. 湖北

C. 江西

D. 浙江

【答案】C

【解析】弋阳腔是在宋元南戏流传至湖北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弋阳腔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北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称为“京腔”。

2. ( )是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是镜框式舞台,而不是四面观戏的舞台。清光绪年间成为戏曲改良的生力军。

A. 易俗社

B. 三庆会

C. 警世戏社

D. 上海新舞台

【答案】D

【解析】1906年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在上海创建新舞台,它将中国传统的“三面观”式舞台改为西洋的镜框式舞台,使用了幕布、布景和转台,同时最先实行了买票制。

3. 无论是中国的孔夫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都极力强调音乐的( )功能。

A. 审美

B. 道德教化

C. 认识

D. 娱乐

【答案】B

【解析】音乐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实用的功能。然而无论是中国的孔夫子还是古希腊的

柏拉图都极力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即通过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者而实现的,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潜移默化地得到道德情操方面的教化。

4. 1926年,我国著名的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亲自编导了影片( )。

A. 《孤儿救祖记》

B. 《到民间去》

C. 《火烧红莲寺》

D. 《掷果缘》

【答案】B

【解析】1926年,我国著名的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亲自编导了第一部影片《到民间去》。1928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除电影部外另有文学部、绘画部、音乐部、戏剧部。《到民间去》被有些史论家称为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进步意识的电影”。田汉是把新文艺界的思想引入到电影界的第一人。

5. 英国的道德剧走在欧洲前列,最著名的作品是( )。

A. 《青鸟》

B. 《忍耐的堡垒》

C. 《奥尔良之围》

D. 《圣尼古拉剧》

【答案】B

【解析】道德剧是将资产阶级各种抽象道德观念拟人化和寓言化。最著名的作品是《忍耐的堡垒》,描写了“人类”在善、恶两个对立的阵营中斗争的故事。

6. 我国(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A. 吕剧

B. 昆曲

C. 时调

D. 沪剧

【答案】B

【解析】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7. 《火焰驹》属于( )。

A. 昆剧

B. 京剧

C. 豫剧

D. 秦腔

【答案】D

【解析】秦腔流传于陕西、甘肃地区,其演唱以梆子击节。唱腔结构属板式变化体,代表剧目有《三滴血》、《火焰驹》、《铡美案》等,著名演员有刘毓中、萧若兰、李正敏等。

8. 明代戏曲作家、音乐家( )是昆山腔的改革家和歌唱家,作有传奇《浣纱记》。

A. 王济

B. 李开先

C. 沈憬

D. 梁辰鱼

【答案】D

【解析】梁辰鱼,明代戏曲家、音乐家,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

9. 影视艺术语言主要指的是画面、声音和( )。

A. 景别

B. 焦距

C. 镜头运动

D. 蒙太奇

【答案】D

【解析】影视艺术语言主要指的是画面、声音和蒙太奇。蒙太奇是指通过对镜头进行有目的、有逻辑地组接,在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宫意义的影视创作手法。

10.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将是法国作家( ),他曾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正式举起了超现实主义的旗帜。

A. 斯特林堡

B. 布勒东

C. 阿波利奈尔

D. 蒂塞尼

【答案】B

【解析】超现实主义戏剧出现于1917年,因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把自己的剧本《蒂蕾西亚的乳房》称为“超现实主义戏剧”这一举动而得名。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将是法国作家布勒东,他曾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正式举起了超现实主义的旗帜。

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