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54舞蹈基础理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王济的代表作是( )。

A. 《千金记》

B. 《绣襦记》

C. 《宝剑记》

D. 《连环记》

【答案】D

【解析】《连环记》,王济著,写东汉王允设连环计杀董卓事,主人公为吕布与貂蝉。《千金记》是明代沈采所做的传奇,写楚汉相争、韩信的故事。《绣糯记》,徐霖著,写唐代宦门子弟郑元和与妓女李亚仙的爱情故事。《宝剑记》,李开先著,写《水浒》中林冲投奔梁山的故事。

2.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一般采用的是( )。

A. 散点透视

B. 一点透视

C. 两点透视

D. 近大远小

【答案】A

【解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透视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而放观以散点透视; ②透视不受瞬时时态的约束,可通观以叙述性时序的描写; ③透视不受光影虚实空间客观的具体性约束,而达到以计白当黑,以虚为实的空白处理。

3. 首创了返始咏叹调的是( )。

A. 亨德尔

B.A ·斯卡拉蒂

C. 弗朗克

D. 萨拉萨蒂

【答案】B

【解析】A. 斯卡拉蒂共写了115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以歌剧《皮罗和黛梅特廖》(1694), 《十人团的垮台》(1697)以及《格里赛尔达》最著名。他首创了返始咏叹调、干念式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宣叙调,充分发挥了歌剧作为音乐戏剧的表现力,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

4. 装饰是指为了使设计的产品或环境具有优美而丰富的艺术效果,加强整体的艺术效果,以满足( )的需要所添加的修饰。

A. 实用

B. 生活

C. 审美

D. 生产

【答案】C

【解析】装饰具有一定的审美文化特征,在满足功能效用的前提下,在还不够完美的主体上进行点缀,从而注重形式美感的创造以满足审美的需要。

5. 木画是( )创造的一种精巧华美的工艺,是用染色的象牙、鹿角、黄杨木制成花纹,镶在木器上作为装饰。

A. 汉代

B. 魏晋南北朝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C

【解析】木画是唐代创造的一种精巧华美的工艺技术,又称软木雕。民间雕刻工艺品。它主要产于福建福州,是一种“雕”、“画”结合的民间雕刻手工艺品。木画色调纯朴,刻工精细,形象逼真,善于再现我国古代亭台楼阁,园林景色,画中有诗,使人观后如身临其境。

6. 戏曲脚色行当以( )为基本类型,并各有分支。

A. 生、旦、净、末

B. 生、旦、净、丑

C. 生、旦、龙套、末

D. 参军、花脸、副末、末泥

【答案】B

【解析】行当是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形成,一般有生、旦、净、丑四行和生、旦、净、末、丑五行两种划分法。旧时还有专演龙套的“流行”和专司武打的“武行”。

7. 瓦格纳按照法国大歌剧形式写作的第一部成功的歌剧作品为( )。

A. 《黎恩济》

B. 《唐豪塞》

C. 《漂泊的荷兰人》

D. 《罗恩格林》

【答案】A

【解析】《黎恩济》是一部按照法国大歌剧形式写成的五幕悲剧,是德国作曲家、剧作家理查德·瓦格纳第只部歌剧作品,有强烈的喜戏剧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故事叙述了14世纪中叶的罗马护民官黎恩济的故事:黎恩济因率众反抗贵族们的暴虐使罗马市民恢复自由,却由于妹妹跟青年贵族的恋爱和别的因素,受到市民误解而被杀,结果罗马市民的自山也随着消失。

8. 《四百击》是( )的作品。

A. 特吕弗

B. 夏布洛尔

C. 戈达尔

D. 巴赞

【答案】D

【解析】随着特吕弗的《四百击》在195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新浪潮”电影美学风格被承认。1962年戈达尔的《如此生活》为“新浪潮”画上了句号。

9. 16世纪法国和意大利世俗音乐的典范分别是( )。

A. 尚松、牧歌

B. 牧歌、尚松

C. 牧歌、经文歌

D. 尚松、经文歌

【答案】A

【解析】16世纪是文艺复兴音乐成就最高的时期,世俗音乐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法国尚松(歌曲)和意大利牧歌是世俗音乐的典范。

10.( )戏曲声腔剧种发展的大势是由雅而趋俗,昆曲衰落,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崛起,结束了传奇时代,开辟了“乱弹”的时代。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D

【解析】在清代,昆曲称“雅部”。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称“花部”,又称“乱弹”。进入乾隆年间“花部”开始与“雅部”争胜,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至此传奇时代结束,戏曲进入了“乱弹时代”。

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