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学数学作业批改是一项普通而繁杂的工作,但又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那么,数学作业批改应该以何种模式适应现今的新课改要求?新模式下,怎样的操作才能达到“高效"的效果?会遇到哪些问题、干扰和困惑?对批改作业方式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传统模式下的数学作业批阅过程,教师找错归因,准确无误,但是学生拿到作业往往置之不理、草草翻阅,每错必析、必探、必改的学习状态极少。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课改模式下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找出问题以及有利于以后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环节,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以往关于数学作业批改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研究是以教师全收全改为前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此类研究的缺陷在于,对重复低效的工作批改量视而不见,对培养学生自主、能动、合作、正确归因的学习意识等也往往重视不够。另一类研究是新课改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此类研究主要是一线教师在缺乏成熟模式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教学的实践经验摸索。此类研究多以各自教学经验做支撑,提出自以为有效的批改模式,这样的定性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主观性,需要更多的论据支撑。 本论文共分六章:第1章是引言, 给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第2章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小组合作下的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是小组合作下初一数学作业部分批改方式的分析。第4章是注重细节性批改的实效性试验。第5章是研究结论及建议。第6章为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