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1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压门控通道。
【答案】电压门控通道是在细胞膜电位突然变化产生特定电压的条件下才能开启的离子通道。例如,电压门控
通道与
通道在膜静息电位(膜电荷为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时呈关闭状态,
当膜去极化(极化状态减小)而使膜内外的电位差降低时,通道开放。
2. 印迹术(blotting )。
RNA 或蛋白质转移到某种基膜【答案】印迹术是指通过电泳或毛细管作用将DNA 、(如DBM 滤纸、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的过程。由于此类过程类似于把墨渍吸到吸墨纸上而称为blotting , 可译为“印渍术”。根据转移成分的不同,印迹术分为DNA 印迹术
和蛋白质印迹术
则为伊斯特尔印迹术
3. 溶酶体
【答案】溶酶体
是指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
印迹术
当用凝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再进行印迹时,
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在不同细胞内其形态数量迥异,同时执行不同生理功能,具有异质性特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4.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答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其具有高度特异性,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特异性的结合来实现的。如细胞摄取胆固醇过程就是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5. 超敏感位点
【答案】
超敏感位点
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或潜在转录活性的染色质被先被切割的少数特异位点。通常,
是指如用低浓度的
降解成酸溶性的
处理
小片段后,能够首
片段,是活性
超敏感位点是染色质上无核小体的
染色质的基本特征之一,超敏感位点的建立是基因起始转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6.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蛋白质分选。蛋白质分选是指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
通过信号肽,在翻译的同时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各种加工和修饰,使不同去向的蛋白质带上不同的标记,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反面膜囊进行分选,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中,并运送到目的地(包
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的过程。广义的蛋白质分选也包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
7. 基粒
【答案】基粒的微管性结构,平均大小为
是指位于鞭毛和纤毛根部,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呈圆柱状
其壁由9组微管三联体组成,包括完全微管与不完全微管。
胞质动力蛋白。中心粒和基粒是同源的,在某些时候可以相互转变,且都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8. 中膜体(mesosome )。
【答案】中膜体是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形状差异很大,革兰阳性菌中常见,可能起DNA 复制支点作用。
9. 程序性细胞死亡
【答案】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现象,是主动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是生物体在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的细胞“自杀”机制,其重要作用是清除多余的、受损的、癌变的或微生 物感染的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类型有多种,细胞凋亡只是其中之一。
10.整合素
【答案】整合素即整联蛋白,是一种由α和β两个亚基形成异源二聚体的细胞黏着因子,整合素可与不同的配体结合,从而介导细胞与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着,其识别的主要部位是配体上的RGD 三肽结构,整合素还在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11.何谓呼吸链?呼吸链的组成顺序如何?呼吸链又有何功能?
【答案】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多个酶复合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链,
它是从电子传递给
铁硫蛋白复合体、细胞色素
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和质子,电子在逐级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终使
开始的,将
磷酸化为
因
最后将电子传送给氧。呼吸链
此,呼吸链的功能在于对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起重要作用。
12.肌细胞中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系统的收缩是由胞内浓度的增加来触发的。肌细胞具有特殊的
释放通道-里阿诺碱
门控
受体,因为它对药物中的里阿诺碱敏感。里阿诺碱受体位于通道相反,操纵里阿诺碱受体的配体就是
释放的越多,就有更多的
试讨论里通道开
肌质网的膜中,与内质网中的
【答案】
激活的
阿诺碱受体通道对肌细胞收缩的重要性。
通道产生一个正反馈回路:
放。因此,胞质溶胶内的蛋白纤维几乎同时收缩。
信号爆发式地被传送到整个肌细胞,从而确保所有的肌球蛋白/肌动
13.举例说明G 蛋白偶联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信号跨膜转导的通路及其作用机制。
【答案】G 蛋白偶联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信号跨膜转导的通路主要有两条:cAMP 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同时,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存在一个“双信使系统”,因而G 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1)cAMP 信号通路 ①信号通路:
激素
基因调控蛋白。
②作用机制:cAMP 活化PKA ,PKA 催化亚基转位进入细胞核,使基因调控蛋白(cAMP 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 )磷酸化,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CREB 与核内CREB 结合蛋白(CBP )特异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激活靶基因的表达。
(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双信使系统”
,胞外信号分子与GPCR 结合,活化G 蛋白,进而激活磷脂酶C (PLC )催化和DAG 两个第二信使。
信号通路
a. 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
子b. 作用机制:
结合并开启内质网膜上
蛋白偶联受
体敏感的
通道,引起
蛋
白
磷脂
酶
结合蛋白(CaM )钙调蛋白依赖激酶基因调控蛋白。
释放并进入细胞质基质,
通过结合钙调蛋白引起细胞反应,如引起肌细胞的收缩。
②DAG-PKC 信号通路
a. 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子G 蛋白偶联受体G 蛋白磷脂酶C (PLC )DAG 激活PKC 蛋白磷酸化或者促
b. 作用机制:
交换使胞内pH 变化等。 信号通路释放的
将细胞质中游离的蛋白激酶C (PKC )募集到细胞
水解生成
蛋白偶联受体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依赖的蛋白激酶
质膜上,结合在质膜上的第二信使DAG 活化并激活与质膜结合的PKC , 接着PKC 作用于下游底物,引起多种细胞反应,如细胞分泌、肌肉收缩、细胞増殖分化等。
14.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现的。
【答案】1968年
等人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碎片可自然卷成颗粒朝外
磷酸化
的小膜泡,这种小膜泡称为亚线粒体小泡,它们具有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的功能。如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则小泡外面的颗粒可解离下来,这样的小泡便能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使生成
联的能力。由此可见,
由
如果将这些颗粒重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小泡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偶
脱氢酶至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整个呼吸链的各种组分均存在于线粒
体内膜中,而颗粒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联因子,位于内膜的基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