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综合(统计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之农业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原则有哪些?
【答案】(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
①十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在约定的期限内全部或部分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农户耕种。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是指承包方将自己承包期内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指土地承包方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④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是指在承包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人股是指允许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股份合作经营。
⑥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托管,是指承包农户将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时期内委托其他农户或者社会化服务组织代为经营管理,委托方向受委托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原土地承包关系和收益权不变。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
反租倒包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
①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十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交易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出十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流转方不得强迫受流转方接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流转方也小得强迫流转方必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农户应当获得一定的报酬。
②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情况下,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发生改变。
承包地的用途仅限于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也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不能超过承包合同尚未履行的剩余时间。
④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虽然转让方可以自愿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但是法律规定受让方必须具有农业生产的能力。
⑤优先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流转的优先权。
2. 常规现代农业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
【答案】(1)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农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类通过常规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投入产出比却不断下降。化石能源的集约使用对农业的增产最有效,而其持久性最成问题。
(2)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虽有所缓和,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却激化了。表现在:
①从系统整体上看,结构单一;
②从系统的结构上看,现代农业通过大量化肥、农药、机械动力等无机能量的投入、缩短草牧食物链,并以大量的物质离开农业系统而输出,因而造成了系统有机质和养分的亏损。
(3)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
农业是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然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却使各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退化。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的表现有:
①土壤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②水资源减少;
③森林资源破坏速度加快;
④生物资源锐减。
3. 简要分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持续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1)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持续农业是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统一体,创造一种使人类与自然界相协调的和谐格局,形成人与其他生物共存的生态系统,以确保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既造福当代人又造福后代人,使人类在地球上能够世代更好地繁衍生息。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就改变石油农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弊端,变资源经济为技术、知识集
约型经济。现代农业科技在学科分化、分工的同时正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发展多专业的综合应用,发展可持续性的高新技术,节约或替代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3)建立经济与生态良胜循环体系
可持续农业必须既能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以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又不超越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所能承载阈限,维护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持续生产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经济良性循环与生态系统的良胜循环是紧密相关的,超出生态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是既有高效率的经济增长,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可供持续利用; 现代持续农业不仅是有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是生态环境优化的。
(4)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
农业的有机性是不可替代的,在维护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中实现有机物质循环,促进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转化及互促、互制功能,再以农业系统外部增加生物工业物质技术的投放,发挥农业系统内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自养和自控功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实行3R 原则一一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Recycle )
其中,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冉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物品在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强度;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6)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除常规农业技术外,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微观工程技术将大规模应用于持续农业,农业宏观生态工程技术如污水处理、生物活性肥料等也将广泛应用于持续农业。
4. 超级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此? 你认为应该主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
【答案】(1)超级市场的含义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
(2)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
①行业集中化的要求
行业集中化就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于少数企业享有竞争优势,逐渐扩大规模,从而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大多数市场份额。
农产品及食品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果明显,他可以带来产品采购、仓储、配送、促销、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