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后的晚餐》

【答案】《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画面中,耶稣处于正中央,在使每个人物均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不使画面凌乱、分散。这幅画中,达芬奇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2. 杜米埃

【答案】奥诺雷·杜米埃,法国著名画家、讽刺漫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是当时最多产的艺术家,也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他的政治和历史漫画讽刺了政客和自以为重要的中产阶级。油画创作则多以普通劳动者和卖艺人的生活以及他喜爱的文学作品为题材,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遒劲的线条,来突出人物形象,粗犷泼辣,富有独创性。代表作品有《高康大》、《立法肚子》、《宽恕》、《唐·吉诃德》等。

3. 西涅克

【答案】保罗·西涅克,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生卒于巴黎。西涅克的作品富于激情,善用红色作为基调,色彩鲜明和谐,使远近产生秩序感。代表作品有《菲尼翁肖像》、《圣特罗佩港的出航》、《马赛港的入口》等。西涅克还著有《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这是一本系统阐述新印象主义理论的著作。

4. 根特祭坛画

【答案】《根特祭坛画》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由胡伯特·凡·爱克和扬·凡·爱克兄弟共同制作完成。《根特祭坛画》是一种多翼式“开闭形”祭坛组画,它分成上下两段和左右两翼,其中《羔羊的颂赞》是整幅祭坛画最精彩的画面之一。虽历经数百年,《根特祭坛画》仍然鲜艳明亮,显示了凡·爱克兄弟对油彩画技法的突出改进。《根特祭坛画》德兰文艺复兴艺术的奠基之作。

5. 新印象主义

【答案】新印象主义又称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他们受到印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主张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主要理论有:

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该流派的宗旨是光和颜色(影子)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新印象主义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地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当时并未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如“欧普美术”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等。

6. 浮雕《垂死的母狮》

【答案】《垂死的母狮》是描写一头垂死的母狮的大理石亚述浮雕,现藏于英国伦敦小列颠博物馆。《垂死的母狮》中对狮子受伤后的咆哮和挣扎的刻画极为生动,狮子痛苦和狂怒的形象具有一种“悲剧性的崇高”。在业述的其它雕刻都显得十分僵硬的情况下,这一块浮雕的完美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作为一种宫殿装饰性浮雕,它已超越了装饰本身的含义,成为古代亚述美术中最值得珍视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7. 巴比松画派

【答案】巴比松画派是一群喜爱风景画的艺术家,聚集于法国巴比松城镇来从事绘画工作的总称。19世纪30~70年代,以卢梭为首的一批画家聚集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被称为巴比松画派。该画派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解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代表画家有米勒、卢梭、柯罗和杜比尼等。

8. 毕沙罗

【答案】卡米耶. 毕沙罗,法国印象派大师。他是唯一参加过8次印象派画展的人物,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的先驱,有印象派“米勒”之称。他的思想比较激进,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他把绘画上的革新与思想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他同情农民,注重描写农民和农村景色。代表作品有《塞纳河和卢浮宫》、《雪中的林间大道》、《蒙福科的收获季节》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米勒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

【答案】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卜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出身农民家庭,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才气。他的淳朴亲切的艺术语言,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在作品中,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用文字和人物形象宣扬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理念。他同他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绘画风格具体表现:

①米勒常带着亲切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去描绘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平凡的田间劳作。画面中劳动者的形象质朴淳厚,往往被赋予史诗般的庄严和静穆。

②作品画面宁静饱满,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着不平凡的壮丽色彩。

(2)代表作品

①《拾穗者》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a. 在《拾穗者》中,米勒采用的是横向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

b.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在造型上,米勒用的是较明显的轮廓线勾勒,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质朴、勤劳、善良。

c. 色彩沉着,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挚爱。

②《扶锄者》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在一片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贫痔土地上,一位农民正扶着锄头休息。他喘着粗气,疲惫得直不起腰来,他抬着头,遥望着远方,双眼中流露着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表现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10.法国印象派的总体风格特点是什么? 举出印象派中人物画和风景画代表人物并分述它们的创作特点。

【答案】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1)法国印象派的总体风格特点:

①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而是在柯罗、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

②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③印象主义画家侧重描绘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他们周围的生活。他们的作品记录的大多是瞬间印象,为扑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他们故意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④印象派中的大多数人对物象的形较为忽视,侧重于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因而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他们进而排出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从而为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法铺平了道路。

(2)印象派中人物画和风景画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