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美术学院887美术学专业基础(一)(中外美术史)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浮雕和壁画程式

【答案】浮雕和壁画程式是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遵守的共同的程式。内容包括:①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例面; ②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③根据人物尊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④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⑤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2. 《最后的晚餐》

【答案】《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画面中,耶稣处于正中央,在使每个人物均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不使画面凌乱、分散。这幅画中,达芬奇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3. 卢梭

【答案】泰奥多尔·卢梭,十九世纪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画家,巴比松画派的领导者。卢梭并不刻求表现自然的真相,而是经过他的心所观照过的自然面貌。他以自己的个性、人物、视觉来代替准确的现实。他颂赞宇宙潜在的生命力,他的画是抒情诗,是一种心灵境界的表现。他自己说过,他创出幻想以自欺,以自己的发明作为精神的食粮。代表作品有《枫丹白露之夕》。

4. 维登

【答案】罗吉尔·凡·德尔·维登是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斯画家,“佛兰德斯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生前就被视为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因注重细节的刻画和自然神态的描绘而出名。其画作多为基督教题材,让圣像准确可靠就格外重要,才能引起观者的直接共鸣。

5. 后印象主义

【答案】后印象主义又称后印象派,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凡·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

6. 照相写实主义

【答案】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是流行于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其作品常予人以严峻的淡漠感,多少反映出当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淡漠和无人情味。查克·克罗斯是其代表人物。

7. 贝尼尼

【答案】贝尼尼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最著名的雕刻家、建筑家和画家。贝尼尼的艺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精神与传统,也继承了希腊艺术的传统,他是米开朗基罗之后、罗丹之前最有才能的雕刻家。他在创作上很有标新立异的突破传统的勇气,他一再告诫学生既要集成传统,又不要墨守陈规,不要做别人的回声。他有为宗教服务的一面,是个虔诚的宗教徒,但是在艺术创作上,他又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情结,表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代表作品:《圣德列萨祭坛雕塑》。标志着贝尼尼雕刻顶峰。

8. 米罗

【答案】米罗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米罗的创作表现方式是有意打乱知觉的正常秩序,在直觉式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画中往往没有明确具体的形,只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主要作品有《荷兰式家居室内》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米勒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

【答案】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卜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出身农民家庭,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才气。他的淳朴亲切的艺术语言,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在作品中,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用文字和人物形象宣扬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理念。他同他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绘画风格具体表现:

①米勒常带着亲切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去描绘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平凡的田间劳作。画面中劳动者的形象质朴淳厚,往往被赋予史诗般的庄严和静穆。

②作品画面宁静饱满,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着不平凡的壮丽色彩。

(2)代表作品

①《拾穗者》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a. 在《拾穗者》中,米勒采用的是横向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

而有忍耐力。

b.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在造型上,米勒用的是较明显的轮廓线勾勒,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质朴、勤劳、善良。

c. 色彩沉着,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挚爱。

②《扶锄者》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在一片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贫痔土地上,一位农民正扶着锄头休息。他喘着粗气,疲惫得直不起腰来,他抬着头,遥望着远方,双眼中流露着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表现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10.《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何人所作? 该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简述之。

【答案】(1)《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是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的作品。

(2)作品特点:

①坚定不移地烙守自己的创作原则,后期更加接近普通的荷兰平民,贫民以及犹太人。

②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题材的生活化。他的名作《带天使的圣家族》中圣母善良。纯朴端庄。完全是一位荷兰农夫的形象。

③伦勃朗描绘的老年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藏着深刻的思想生活哲理。

④伦勃朗还喜欢画自画像,从未有一位画家像他那样留给后人那么多自画像。使我们看到了伟大画家一生的生活历程,也更加了解他思想感情的变化; 青年时代额形象开朗乐观,充满自信; 中年的肖现实出画家劲舞不惑之年的成熟与刚毅; 晚年的面容上己经车险了道道皱纹,眼神却依然充满智慧与信念,只是增加了几分更宽容与慈爱。

(3)代表作品:《圣家族》、数幅《自画像》、《扬·西克斯肖像》、《拉比肖像》、《椅中的老妇人》、《凭窗的亨德里治·斯托菲尔斯》、《入浴的妇人》等。

(4)著名作品赏析:

1642年,伦勃朗创作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群像,即举世闻名的《夜巡》。其特点有: ①关于此画有两种观点:a. 为本来画家本来画的是白日的活动,因为久和烟熏色变暗,被后世误认为是夜景; b. 认为伦勃朗本来就是描绘了射击手连队在夜间紧急集合出发的情景,十分出色地处理了明暗关系。

②伦勃朗创作了这一幅主题性绘画作品。情节性群像,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着的英勇斗争决心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

(5)评价:他一生历经坎坷,不改初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术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极其辉煌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异彩。1669年,伦勃朗在极端独孤与贫困中逝世,作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与风景画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杰出的版画家走完了全部的人生旅程。一生中他以惊人的才智与勤奋创作了大量作